但她豈是能被旁人輕易說服的?所以,夫婦二人根本勸不住她。
不僅如此,大芳還頭頭是道地以家國大義來說服二人。
如果衛國沒了,那他們一家人就全都成了亡國奴,面對鄭國的鐵蹄,東興村這樣地處兩國交界的小村莊,根本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所以,衛國需要她,只要她上了戰場,給劉大夫打下手,一定能多救下許多傷員。
這樣一來,不知多少人家的兒郎,都能保住性命。況且,她大哥和二哥還在戰場上呢。
她將來可是不準備嫁人的,如果大哥二哥不能平安歸來,待到將來,誰給她撐腰,給他們二老撐腰呢?自己倒是可以立女戶,但將來老了,連個侄子侄女都沒有,大姐二姐又當不得家里的主,可就沒人給她這個季家幺女養老送終了。
大芳倒不是重男輕女,更不是為了讓兩個兄長家以后有了后輩可以孝敬自己。
而是為了說服季老三和孫氏,她不得不依著如今時代的真實情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好說服他們同意自己前往戰場。
主要是來到這方世界,她至今仍被困在一鎮之地,更遠的地方,都沒有去過,生怕浪費了這一次的任務機會。
所以,如今知道劉郎中要去兩國戰場了,她怎么著也得搭上這趟便車才行。
季老三和孫氏聽自家幺女說得堅決,憂心不已。
最后,夫婦二人決定把季大丫和季二丫喊過來,一道商量下。
二人這樣做,其實代表著他們已然認同了大芳的話,但他們心里沒底,所以需要多些人同意,才好下定決心。
所以,他們分別行動,一個去通知季大姐和季二姐,另一個去試探下劉郎中的意思,問對方愿不愿意帶上自家幺女一道。
去見劉郎中的是季老三。
兩人一番交談之下,后者方才知曉,原來劉大夫早有收自己幺女當弟子的意思,只是因為此次戰事,劉郎中才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打算。
如此一來,二人自是一拍即合,三言兩語便已經打算好了讓大芳穿男子衣服束發趕路,而后前往戰場。
倒不是為了讓大芳來一個女扮男裝上戰場的意思,而是因為這一路上也未必太平,尤其是帶著姑娘家趕路,更容易被人盯上,所以他們才不得不多考慮一些。
待到季老三返回季家時,劉郎中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不多時,帶著干糧趕過來的季大丫和季二丫,也見到了自家小妹。
之后的事就簡單多了,兩個姐姐雖然思想守舊,但也沒有管著妹妹,不讓她追求前程,反倒是言語鼓勵大芳,讓她定要跟著劉大夫好好學醫,闖一番光明的未來。
當晚,季大丫和季二丫就擠在家里休息,好到了第二天給自家幺妹送行。
……
雖然東興村地處交界地帶,但距離兩國真正的邊界,還是有好長一段路程的。
翌日一早,季家四口人便一道去給劉郎中和大芳送行。
二人被村里的騾車送到了鎮上,之后又在鎮上搭了一趟順風車,趕往下一地點。
車行老板是劉郎中的朋友,所以二人沒有繳納車費。
劉郎中全名劉現。
這一路上,他都和大芳以“先生”和“弟子”的名義互稱。
二人搭著順風車趕到府城,之后就只能步行趕路了。
不過,路上有人聽說他們是大夫,而且是要趕往戰場去的,還是讓他們搭了幾次便車。
這樣一來,原本需要十天左右的行程,最終在各種搭順風車的情況下,縮短至了七天。
抵達戰場之后,衛國一方的受傷士卒很多,劉大夫帶著大芳登記過后,就忙得腳不沾地。
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