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離開無名小巷,大踏步又朝縣衙而來。
這次在小巷子與潘金蓮意外相逢,使得他對她的了解又增添了一層。
記得前世《水滸傳》中寫道“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意思是說最開始的潘金蓮,不僅不放浪,而且其實是一個不甘屈服、自尊自愛的女孩。
只是,這反而給她帶來了更大的不幸,她被張大戶和那個主人婆逼迫嫁給了武大郎!然后,才會有后面那一系列不幸的事件發(fā)生。
武松覺得,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其實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哥哥和潘金蓮其實確實不是很般配。
這不是誰好誰壞的問題,關(guān)鍵是戀愛婚姻應(yīng)該自由,每個人都有權(quán)喜歡自己喜歡的人,如果潘金蓮不喜歡武大郎,硬要逼迫她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當(dāng)然就是不應(yīng)該的。
如果,當(dāng)初張大戶和主人婆、也就是那個悍婦,不逼迫陷害潘金蓮,潘金蓮還會像后世書里寫的那樣放浪、隨便、惡毒嗎?
至少,現(xiàn)在的潘金蓮,青春,美麗,孝順,善良,堅強,而且淳樸!
武松注意到,她雖然已經(jīng)被張大戶看中,養(yǎng)了起來,但身上穿的,卻依然是打滿補丁的粗布衣服,臉上也依然蒙著面紗。雖然武松反對女人臉上蒙面紗,但這也確實說明了潘金蓮的潔身自好!
這其實真是一個既美麗又可憐的女孩子!
即使不是為了改變自己和哥哥的命運,武松也決心把她從張大戶家中解救出來。
其實,前世《水滸傳》里所寫的武松,原本就是一個很尊重和愛護女性的好漢,甚至是梁山一百單八個好漢中最懂得尊重愛護女性的一位。只不過,由于他殺了潘金蓮、血濺鴛鴦樓,世人才以為武松對女性冷酷無情。事實完不是這樣!
這一世的武松,作為從現(xiàn)代社會穿越過來的人、一個普通的工薪族兼女權(quán)主義者,當(dāng)然更要懂得尊重愛護女人。鋤強扶弱,原本就是英雄本色;把潘金蓮這樣美麗善良的女孩子救出火坑,避免她因為生活的不幸而變成后來那種樣子,這也是鋤強扶弱!
武松的心里,已經(jīng)涌現(xiàn)出了濃濃的俠義情懷。
臨走前,他自稱是潘金蓮的“親戚”,本來是為了打消別人的疑慮,防止別人對他與潘金蓮的接觸說三道四,同時警告張家的惡奴。
不過,在他內(nèi)心里,他其實也覺得,潘金蓮前世是哥哥武大的妻子、自己的嫂子。盡管,最后是他殺了她,可這并未改變潘金蓮是他嫂子的事實。所以,這一世再見到她,他的確感到會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
這樣想著的時候,武松已經(jīng)來到了清河縣衙門。
走進捕快房,立即傳老捕快劉來問情況。劉還在監(jiān)牢里審訊,聽說武松相傳,便趕忙過來。
武松問道“怎么樣?有什么進展沒有?”
劉道“那四個家伙承認,那個清公子確實是他們的老板。清公子家住杭州,父親做絲綢生意,很是富足。清公子想脫離父親的幫助獨立做生意,所以才帶著這些人到處考察,前不久才到清河縣。這些,與大人了解到的都一致。”
想了想,劉又對武松道“都頭大人,弟兄們是收了清公子的一些錢物,在監(jiān)牢里不故意為難他們,這是有的。可辦案的事情,我們也不敢耽誤,審訊時該怎么辦就怎么辦,沒有絲毫包庇的意思。若是他們真有嫌疑,弟兄們也絕不會因為收了那點錢財而客氣,一定認真辦案,這個請你務(wù)必放心!”
武松點點頭,道“清公子這伙人,目前看來確實不像是與胡勤一案有關(guān),不過,也還不能完洗脫嫌疑。而且,我們清河縣雖說市場繁榮,但也算不上是什么特別發(fā)達的地方,這清公子帶著人從杭州那么大的地方跑到我們這種小地方來,說是要做生意,我總是有點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