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可知,潘金蓮是趁著王嬸去上茅廁的這點時間,迅速地逃走了。
看來,她是早就有了逃走的心。她做出想去張家堡的樣子,又一個勁兒地勸王嬸多喝茶,就是想利用王嬸多喝了茶要上茅廁的機會。她和王嬸在一起相處了這么久,自然知道王嬸作為一個婦女,年紀大了,不能憋尿。
聽了王嬸的招供,二管家也面如土色。說起來,這還是他太過大意。原以為潘金蓮不過是個弱女子,早就答應去張家堡,自己又馬上就會帶人來接,由王嬸看著她也就行了,誰知道她居然如此機靈,輕易地就逃走了。
屋頂上,武松也很驚奇,潘金蓮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夠逃去哪里。
同時,他也再次刷新了潘金蓮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
在穿越前,因為《水滸傳》的緣故,潘金蓮在世人眼里,從來就是惡毒蕩婦的代名詞。要說聲名狼藉,中國歷史上和社會上沒有超過潘金蓮的了。
不過,武松那時卻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總覺得按照《水滸傳》中所寫,潘金蓮原來是張大戶家的使女,因為不愿被張大戶蹂躪,這才被逼嫁給自己根本不愛的武大郎,所以也有很不幸很可憐的地方。
但是,武松也承認,潘金蓮勾搭西門慶,毒殺親夫,無論如何也都是個惡毒浪蕩婦人。
穿越后,碰巧地遇到了潘金蓮,武松才發現,原來潘金蓮的美麗,遠勝過《水滸傳》中的描寫,而在沒有落入張大戶魔爪之前的潘金蓮,其實是一個非常善良、孝順、樸實的好女孩!
現在看來,這個好女孩,還有頑強、果敢的一面。她當初為了給父親治病而答應去張家堡,但父親一死,她就敢于設計逃跑,顯得頑強、果敢。
想想也是。《水滸傳》的潘金蓮,不也是敢說敢做嗎?只是,那時的她已經性格扭曲,把敢說敢做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但潘金蓮的性格,卻無疑確實有頑強、果敢的一面。
武松一面想著潘金蓮的樣子,關心她究竟去了哪里,能否真的逃得掉,一邊繼續關注著院落里的情形。
只見那二管家聽了王嬸的招供,氣不打一處來,又是一頓猛踢,直踢得老婆子在地上滾來滾去,叫起撞天價疼。
武松看到這個女惡奴,就想起了前世《水滸傳》中所些的那個惡毒奸巧的王婆,因此見她被二管家懲治,也不怎么特別同情。
二管家對王婆出了一口氣,略微冷靜了一些。想了想,又喝問道“你且說說,黃主簿今天有沒有來過?”
王嬸一邊吐著口里的血沫子,一邊含含糊糊地回答“沒沒有!”
這就排除了潘金蓮是被黃歷暗中奪走的嫌疑。二管家又喝問“那個姓武的小子來過沒有?”
武松一聽,便知道二管家這說的是自己。只聽王嬸答道“沒。。沒有,他這這幾天都沒有來過!”
二管家顯然懷疑有可能又是武松偷偷帶走了潘金蓮。此時不容耽擱。作為張家堡的二管家,他畢竟是個厲害角色,情急關頭并沒有亂了方寸,接下來立即喝令跟自己來的張家奴才們,趕快分頭去找,把整個清河縣翻過來也要找到潘金蓮。
他很清楚,如果不找到潘金蓮,張大戶會剝了他的皮。
張家奴才們分頭去行動了。二管家帶著那個忘恩負義之徒,又把潘家父女住過的這個小院落前前后后仔細檢查了一遍,發現不了什么線索,只好押著王嬸,要她帶著他們,親自去潘金蓮有可能去的地方找。
武松想了想,打算悄悄跟著二管家等人。他也很想知道,潘金蓮究竟去了哪里。此時此刻,他發現自己對潘金蓮的安危很是擔心。
畢竟,此時的潘金蓮,是一個善良、孝順、淳樸的好女孩。
二管家等人離開了小院落,往無名小巷外邊走去。武松正要悄悄跟上,但,突然發現,有一條黑影從小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