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宋江來見,武松便讓親兵帶他進來。
宋江走進新禁軍,見此時的新禁軍整軍待發,軍容嚴整,氣概不凡,迥異于從前所見得任何宋朝軍隊,不由得心里暗暗贊嘆。
武松見到他,便笑著問“你莫非是想通了,愿意到我軍中來任職?”
宋江由衷地道“剛才進入將軍的軍中,但見軍紀嚴明,士氣威武,實在是堂堂雄壯之師。宋江確實起了念頭,如果能加入這樣的軍隊,必定能為國效力,建功立業!”
武松一聽這話,便知道,他還是不想從軍。畢竟,這個年代,重文輕武。像宋江這種一心想當官的人,如今好不容易在堂堂的大宋首都汴京里留了下來,也進了蔡京的家門,自然還想好好地混個前程,輕易是不會選擇從軍這條路的。
果然,宋江道“宋江何德何能,承蒙將軍大人器重,敢不效犬馬之勞。只是,我才疏學淺,過去也沒有在軍中做過事,誠恐讓將軍失望,還是。?!?
武松打斷他道“這些話不消說了。你既然不是想加入新禁軍,那今日來為何事?就是給我踐行的么?”
宋江道“宋某感念將軍器重抬舉,又深感將軍確實是心胸開闊,求賢若渴,新禁軍中亟需人才。所以,宋江自己不克到將軍麾下效力,但給將軍帶來了七八個人,請將軍看看能否量才敘用。”
武松一聽,忙要宋江把那七八個人都帶進來。確實,宋江是了解他的心思。他的新禁軍剛剛組建,要出征剿匪,甚至將來要不斷強大,最重要的是廣泛招攬有用的人才。
宋江又出營門,一會兒帶進來一個人,卻是個頭發胡須都已經泛白了的老者。不過,那老者雖然只是平民讀書人打扮,但衣著倒也光鮮,而神情更是不卑不亢,見到武松,也只是中規中矩地行了一禮。
武松問宋江道“你不是給我帶來七八個人么?怎么只有這一位?這位是誰?”
宋江道“我請將軍先見見這一位。七八個人中,以這位最為重要。他姓聞,名煥章?!?
武松脫口道“聞煥章?”腦海里前世讀書的記憶一閃,立即想起這個老者聞煥章是什么來頭了。
聞煥章雖然只是個布衣百姓,在前世的水滸故事中出場也不多,一般讀者可能還記不得這個人。但是,武松卻是記得的,而且既然來到汴京,其實也多少聽到過此人的名字。這個人大有來頭。
聞煥章雖然只是個村居百姓,但乃是此時汴京城內有名的名士,與許多朝廷大臣都有交往。他精通兵法謀略,在前世的水滸故事中,宋徽宗命高俅帶兵出征梁山,高俅還特意把他請來作為軍中高級參謀。
只不過,在與梁山開戰的實際過程中,高俅剛愎自用,卻并沒有聽取聞煥章的正確意見,因此遭遇慘敗。這也恰恰反證了聞煥章本身是有膽有識、精通兵法的。
不過,按照前世故事中記載,聞煥章應該是在跟隨高俅攻打梁山過程中,因為高俅不聽他的勸告而兵敗被俘,聞煥章和高俅一起被捉到了梁山之上,這才認識宋江。現在,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他怎么就和宋江相識了呢?
想一想,這也不出奇。像宋江這樣的人,一心想當上大官光宗耀祖、建功立業,來到首都,自然是鉆山打洞,到處結交。像聞煥章這樣的人,既然是京城名士,宋江得以與他結識,也不是什么難事。
既然來者是聞煥章,武松當即表示久仰大名,幸會幸會。他說的乃是真話,但聞煥章卻只當他是說的客套話,神色淡然,不置可否。
宋江忙解釋道“聞先生精通兵法,以宋某淺見,這京城之中,若說聞先生是精通兵法的第二人,那第一人只怕就難找。所以,宋某日前向他說起武將軍的威風,提及了新禁軍。聞先生只道當今大宋的透頂,毫無戰力,宋某說武將軍的新禁軍絕對不同一般,所以特意趁大軍尚未出征,請他前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