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何家談,只是30億港幣,現在變成30億美元,馬可也知道這變化太快了。
但高盛是專業的投行,既然提過要投錢,肯定做過市場調查的。
他們跟好萊塢一向聯系緊密,馬可最近動作不斷,怎么會不知道。
投資也跟生意一樣,你去求人,人家宰豬。
人家找上門,你就主動多了。
馬可也知道對方很專業,忽悠不了,說道
“我給你們多角度分析下吧。”
“好的。”對方坐端正了。
這是非常嚴肅的事,一億美金對高盛也不是小數字。
風投風投,跟賭徒沒區別,只不過多了分析支撐。
“97年上映兩部作品,全年凈利潤在2500萬美元左右,今年會上映5部作品,除了自制的3部,還有一部小成本愛情片,一部周星星的《喜劇之王》,當然重點在于我自制的三部戲。
《當幸福來敲門》目前上映一個多月,全球票房8500萬美金左右,預計過億不成問題,馬可波羅將會獲得1500萬美金左右的凈收益。
正在拍的《我的野蠻女友》基本上是獨立投資,占80,目標是亞洲市場,至少5000萬美金,而且們采取點對點發行模式,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拿到35左右的票房分成,就按1300萬美金收益算吧。
還有一部戲《古墓麗影》預計4月底開拍,下半年上映,全好萊塢的演員,投資超過2500萬美金,目標是3億美金票房,依然是馬可波羅占85,預計可以獲得近億美金的收入。
98年的凈收益應該在12億美金左右。
年增長率近500。
我們再展望99年,目前可以確定的有兩部戲,也可能會投資更多,但目前不好說。
一部安李的正在談,還有一部馬可波羅自制的超級巨制《指環王1》上映,預計兩部戲的票房將會沖擊12億美金。
馬可波羅預計可以獲得3億美金的收入,再次增長250。
而《魔戒》我要拍六部,總票房大概在七八十億美金左右。”
兩個老外像是聽課一般認真,將所有數據全寫在本子上。
“所以按照保守點的估值,98年25倍市盈率,30億美金,99年75億美金,我想沒問題吧。”馬可笑著問。
“你這并不是互聯網高科技行業,不能這么瘋狂估值啊,而且我們做a輪投資,面臨更高的風險,需要更高的收益。”
“誰說電影就不是高科技呢,喬布斯的皮克斯算科技企業嗎?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沒有科技參與,能拍得出來嗎,我們在米利堅有一家動畫特效制作公司,目前正在瘋狂擴員,你們應該知道吧。”馬可問。
兩人點點頭,若不知道這個信息,也不會這么積極嘛,這可是將來上市時,狂炒股價的好噱頭。
何家既沒文化也不懂科技,對這些自然不懂。
但國際大投行對各行各業有專門的研究員,《泰坦尼克號》的上映可以說震驚了世界,風投再次看到了計算機給電影行業帶來的技術革命。
但好萊塢大公司不差錢,投資沒啥意思。k,馬先生,《魔戒》或者說《指環王》你準備投資多少錢。”
“《魔戒》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大概總投資超過6億美金吧。”
兩人再次驚訝了,華夏導演敢投資6億美金去拍電影?
這不是好萊塢的專利嘛。
“那你現在很缺錢,何不妥協點呢。我們是誠心的,聽說好萊塢不看好你制作這部史詩作品。”
這兩人的確想要投資,就是想殺價而已。
因為他們雇過幾家咨詢公司,何曉瓊的天極公關就是其中之一,做過亞洲重點市場的摸查,包括院線和音像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