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友們很快都到齊了,我們乘車前往神秘的卡納克神廟。
神廟離酒店并不遠,大約半小時的路程。路上我們經過一個神道,神道兩側整齊地排列著很多羊頭獅身像,不過大多雕像殘缺不齊。導游說,這條河道是當時是用來連接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的,盧克索神廟在卡納克神廟以南大約3公里的地方。
很快,我們的車就開到了卡納克神廟的入口處。
通過入口大廳里擺放的神廟復原模型,可以看出神廟原來的建筑規模非常龐大。模型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座座高聳的方尖碑,我忍不住好奇心,立即數了數,方尖碑的數量還挺多。最東面的3座最為高大,中部有6座,稍為小一點,還有2座最小的,立在神廟的西邊。
導游說,當時的神廟占地面積比現在的遺址大得多,大約是目前遺留下來面積的10倍之大。
通過入口大廳后,還要走一段路才能到達神廟遺址。但是,神廟那雄偉的城墻,已經展現在我們眼前。
雖然時間是下午四點多,然而盧克索的陽光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大家紛給撐起遮陽傘,向神廟的西門走去。
我們參觀的入口是卡納克神廟的西門,參觀方向是由西向東,這和卡納克神廟的建筑布局方向是一致的。我國建筑多采用南北軸向布局,比如故宮。但古埃及人和我們不同,因為他們崇拜太陽神,太陽的運行方向是由東向西,所以,卡納克神廟自然而然就采用東西方向布局了。
在神廟的西門外,有一條神道。神道開始的地方,有一座比較矮小的方尖碑,是為塞提二世建立的。本來方尖碑有兩座,是對稱放置的,但另一座已經不見蹤影。經過方尖碑后,就能看到神道兩旁幾十對巨大的獅身羊頭石雕。這讓我很奇怪,在吉薩金字塔,我們看到的是獅身人面像,但這里的石像為什么變成了獅身羊頭像呢?
一旁的導游剛好為我們進行了講解“朋友們,你們看到到這些石像和金字塔的獅身人面像是不同的,這里的雕像是獅子身、山羊頭,在每個羊頭下巴下面,都站立著一個法老,看到了沒有?”導游一邊說著,一邊指引我們看。
如果不是導游提醒,我還真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小的法老!我們都只顧去看石像的頭和身體了。
法老的石像一般都是高大帥氣、神圣威嚴的,可為什么在羊頭獅身石雕像上,卻表現得這么謙虛而不顯眼呢?
導游繼續介紹“知道法老為什么要站在下巴下面嗎?因為山羊的下巴本來是長胡須的地方,我們已經知道,在古埃及,胡須可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那是王權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法老站在胡須的位置,就有這種特別的含義。還有,在古埃及,公羊是太陽神的化身,而獅子代表力量和權威,所以法老和‘羊頭獅身’結合起來,就意味著法老會永遠享受太陽神的庇護,并且享有無上的力量和尊嚴。”
穿過羊頭獅身神道,就來到神廟的西門,也就是卡納克神廟的第一道塔門。塔門是古埃及神廟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有點類似于故宮的端門和午門,通常分布在神廟的中軸線上,而且,在一個神廟中往往有多座塔門。
站在第一道塔門中間,抬頭觀看兩側高大而厚實的梯形石墻,會有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與城墻相比,游客顯得太渺小了。
進入第一道塔門后,就來到了一個大庭院。
庭院內中間通道兩旁有5對巨大的石柱,但是,只有一根石柱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其它的只留下一小截,有的只能看到石柱的底座。雖然留下的這根石柱孤單地堅守在原地,但它那高大的柱體,仍然非常的壯觀和氣派。庭院的南北兩側也是石墻,不過與塔門的石墻相比,要矮一些。靠近石墻的地方是與石墻平行的柱廊,其實柱廊就是由石柱撐起的長廊,每個石柱上放有一個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