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早已經是物是人非,莫云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眼角已經濕潤了,那張白皙的面龐微微泛紅,梨花帶雨的模樣就如同仙女落淚一般,讓人不禁感嘆這世間居然有如此美好的女子。
祝星辰演奏的曲子是《致愛麗絲》,原名《a小調巴加泰勒》,是音樂家貝多芬在1810年4月27日創作的一首鋼琴曲,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
這首鋼琴曲對他們兩個是有不同意義的,莫云霏的英文名字叫做特雷莎,祝星辰以前在練琴的時候,每天都會把這首曲子彈奏一遍給她聽,他說她就是自己愛麗絲。
這首曲子的故事起源于1808一1810年間,年近40歲的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莎·瑪爾法蒂的女學生,并對她產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暢的情況下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并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為了紀念”的字樣。
之后,這份樂譜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貝多芬沒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錄里都沒有這首曲子。
直到19世紀60年代,德國音樂家諾爾為貝多芬寫傳記,在特雷莎·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諾爾在德國西南部的城市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把原名《致特蕾莎》錯寫成《致愛麗絲》。
從此,這首鋼琴小品開始以《致愛麗絲》的名稱在世界上廣泛流傳,而原名《致特蕾莎》卻被人們忘記了。
可莫云霏卻永遠不能忘記這首曲子原本的名字叫什么,她嘴角微微上揚,臉上始終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或許臺上的人已經看到了她,又或許臺上的人在期待,她能聽到這首曲子,總之他的心意她感受到了。
“霏霏……我總能在這首曲子中聽出淡淡的憂傷,和那種愛而不得的感覺。”滕洱滿臉淚水,側頭看向身邊的女孩兒跟自己一樣,急忙從包包里拿出紙巾遞給她一張,兩個人被這首挺歡快的鋼琴曲感動的一塌糊涂。
千封冥微微側頭看下身邊的人,臉上的陰霾越來越重。
她似乎也感受到了身旁的人異樣的眼光,急忙擦了擦眼淚,悄悄的挽住他的胳膊,與他十指緊扣,算是安撫他躁動的情緒。
千封冥不悅的推開她的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裝,目不斜視地繼續看臺上的表演,莫云霏神情落寞的咬了咬嘴唇,看來真是自己想多了,身邊這個人怎么可能會吃醋呢!她只不過是他眾多女人中的一個吧。
今天他特意過來,應該就是受到了白墨染得罪邀請,她嘴里泛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我回去了!”莫云霏在他耳旁輕聲說了一句,起身就要走。
“你不說不看完整場的演出是不禮貌的嗎?”千封冥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冷聲質問道。
“我只看我關注的人!他們都演完了,我也沒必要在這里待下去了。”
莫云霏說的特別坦然,她剛才那句話,只不過是隨口那么一說,為的就是拖延時間聽完,祝星辰的演奏。
“坐下!”千封冥語氣生硬,拽著他的手始終沒放開,莫云霏可沒興趣在這聽白墨染唱歌,她現在困得要死,就想回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