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無義戰,所有的仁義道德,綱常倫理不過是標榜人格的遮羞布。
深秋的淮河,波光清冽。
連綿不絕的淮河水,滋潤著淮河兩岸的土地,養育無數的淮河兒女,見證他們的安定富足,繁榮興衰,還有饑寒動蕩。
就在今天,淮河水路邊上,郭子興的五萬大軍,比淮河水還要浩蕩。
這些本是時代務農的淮西后生,今天就要開赴戰場。和他們血脈相連,同是淮河男兒的鄉親拼命廝殺。
戰爭,想活下來只能殺死對方,像野獸一樣。
哦,不對。
亂世中的人不如野獸,豺狼虎豹也不會和自己的同類分出生死。可人,只有活著的,還有死去的。
淮河水靜靜的流動,似乎帶著悲傷,帶著眼淚。因為這場仗下來,不知多少淮西男兒的鮮血染紅淮河,不知多少淮西骨肉,沉入河床。
……
“駕!”
一隊騎士打馬狂奔,馬蹄揚起的煙塵,讓颯爽的秋日多了些灰色。
此地屬于濠州與和州,二城相接的地方,數百騎兵先鋒占著一處高地。飄揚的朱字大旗下,士卒們圍著一個魁梧如山,滿臉胡須的漢子駐馬遠眺。
飛奔的騎士直接縱馬上了高地,在魁梧的漢子面前停住。
“常統領!濠州郭老賊出城了,號稱五萬大軍,其中充數的流民就有兩萬!”
這漢子不是別人,正是打下和州后,朱五賞功命為定遠陷陣營統領的常遇春。
陷陣營,取的就是常遇春喜歡的沖鋒陷陣之意。麾下有和州官軍青壯士卒,又有朱五親選的五百定遠老兵。
常遇春為統領,廖永忠為副手,為定遠軍開戰先鋒。為了勘探敵情,朱五這次又把手下的騎兵交給他。
“濠州軍容如何?”聽了騎士稟告,常遇春問道。
騎士笑笑,“走走停停,拉胯得很!”
“烏合之眾,插標賣首!”常遇春大笑,“去咱們大營稟報主公。”
既然定遠脫離了郭子興自立,在朱五的新名號沒想好之前,和州鎮撫這個濠州紅巾官名,不能再用。
大伙干脆學著李善長等文人,稱呼朱五主公。
說著,抽出馬鞍上掛著的鐵锏,“兒郎們,隨俺老常,先殺他一陣!”
說完,胯下戰馬嘶鳴,騰空而起。陷陣營士卒見自家統領如此威武,士氣大振動。
往后三十里就是朱五的大營,他料定了郭子興肯定咽不下這口氣,肯定要領軍來攻。
讓人回濠州送人頭之后,就馬上帶著手下大軍出城,準備和濠州軍野戰,一決勝負。
至于為何要野戰,此時已是秋收時節,能在和州地界外擊敗郭子興,秋收時和州軍就能多收幾斗糧,百姓就能少遭受郭子興大軍的禍害。
另外,若想一鼓作氣打得郭子興翻不了身,只有野戰。
此刻,朱五正在營中,一張碩大的地圖前,和席應真,李善長,馮國用等人,定遠軍眾將,商議進攻路線。
地圖是原和州官軍萬戶大營里的東西,粗略簡單但是山川河流,道路城池標注的很清楚。
聽了先鋒的回報之后,朱五馬上在地圖上找到濠州軍的位置。
“咱們想的沒錯,濠州軍必定沿水路推進。不然幾萬大軍吃飯喝水都是問題!”朱五盯著地圖,手指落在一處,“咱們這,就能把他堵住!”
“這仗最好能全殲郭賊!”馮國用說道,“然后咱們乘勝攻下濠州,定遠軍就在淮西連成一片!”
李善長也道,“取了濠州不算完,主公若想南下太平路,攻占金陵。泗洲盱眙也得拿下,盱眙背靠金陵,有此城為跳板。秋收之后,分兵兩路,一路出和州,一路偏師盱眙,金陵唾手可得!”
朱五微微有些失神,“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