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真她娘的好!”
金陵城,熙攘的人群中。
兩個布衣的外鄉漢子,羨慕并贊嘆的打量著這座城池。
東南重鎮,江南名城。幾千年的人文財富累積,亂世之中依然是繁華景象。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說話的漢子,身材高大,修長的四肢像豹子一樣充滿著力量。古銅色的肌膚看來就彪悍,說話時聲若洪鐘,隱隱有金鐵之聲。
“好是好,但城里的人都是羊,聽說當初朱五只幾萬人馬,就攻下了此城。”
高大漢子的身邊,另一個漢子冷笑著,開口說話。
這個漢子沒有那么高大,身材精瘦,也是古銅色的肌膚,一張臉棱角分明。
他不像高大漢子那樣,讓人望而生畏。而是似乎把所有的力量都隱藏在眼神中。
贊嘆羨慕的眼神中,鋒芒畢現,像是一把絕世寶劍。
“換咱們來也行!”
他又是笑笑,“朱五是命好,沒有官軍追屁股殺他。這亂世,比的就是誰不要命,誰命硬!”
聞言,高大的漢子大笑著點頭。
“聽說朱五手下有幾個了不得的人物,啥子常遇春,傅友德~~說地神乎其神,老子真想會會他們!”
說完,高大漢子還看看自己砂鍋大的拳頭。
矮小些的漢子笑道,“兄弟,莫急,早晚地事。”
高大漢子笑笑,摸摸自己的肚子,“兄弟,肚子餓了,前面吃酒去!”
說完,這兩人并肩說笑著,往前方的飯莊而去。
遠處,幾個看起來不起眼的藍衣服百姓,似乎在有意無意的遠遠尾隨。
這兩人不是旁邊,江西徐壽輝派來給朱五拜年的使者。
彪悍的高大漢子姓張,名定邊。
稍矮些的精瘦男子姓陳,名友諒。
如果朱五熟知歷史,他肯定不會先見關先生,而是會先會一會,這一對名垂千古的把兄弟,好好看一看,在歷史長河中一直像反派人物一樣的漢皇,陳友諒。
說他們名垂千古,是因為他們做到了義氣二字。這二人若不是失敗者,他們的聲名將媲美桃園三結義。
陳友諒讀過書,做過小吏。張定邊急公好義,一直在江湖闖蕩。
這兩人從小光腚娃娃的交情,比親兄弟還親。
一起參加義軍,一起打天下,一起在血雨腥風中相互扶持,二人之間的忠義,舉世無雙。
張定邊,也是當世第一猛將。
在原本沒有朱五的時空中,陳友諒和朱重八鄱陽湖大戰。張定邊親率戰船直沖朱重八的戰船,無人可擋,若不是常遇春一箭傷了張定邊,兵敗身死的,可能就是朱重八。
不過,最讓后人稱道的,還是他們二人之中的義字。
陳友諒兵敗身死,張定邊匡扶少主為帝。朱元璋兵臨城下,張定邊誓死血戰。
可無奈兵力懸殊,兩軍差距太大。
張定邊一生剛強果斷,不可能投降,但是他可以憑借一身的武藝縱橫四海,結拜兄弟留下的孤兒寡母呢。
于是和朱元璋約定,善待陳氏后人,便獻上城池人口軍隊財富。反之,張定邊必血戰到流干最后一滴血。
朱元璋欣然答應。
確認少主安之后,張定邊率領手下死士突圍。為了兄弟的血脈,他可以低頭。但是為了兄弟的遺志,他不肯能投降。
但天下大勢已定,張定邊不愿再讓家鄉子弟白白流血。在號啕大哭中,遣散手下兵馬,帶著妻子隱居鄉野。
亂世中,到處都是野心勃勃之輩。為了前程利益,即使親父子兄弟,隨時都能自相殘殺。
但張定邊,把華夏男兒的義氣二字,詮釋到了完美。
“二位客官,用些什么?小店有新打上來的江魚,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