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我忍了!二柱子我也忍了,小二我還忍了!
TMD,二丫什么鬼?二哈誰說的?二奶誰起的?老二又是誰?
蒼天在上........
~~~~~~
“我不是想做海商,而是要海運!海貿(mào)!海權!”
議事廳中,朱五正在和文臣們商議政事。以李善長為首的文人,似乎對制造海船有些抵觸。
朱五從不是獨斷專行的人,耐著性子和屬下解釋,因為具體的事,還必須要他們?nèi)プ觥?
“海運是重中之重,無論是民生還是經(jīng)濟,乃至于軍事。
尤其是軍事,大伙想想,有朝一日,咱們定遠軍直接在遼東登陸,在蒙元后心上直接插著么一刀,多解氣!
再說一統(tǒng)江南之后,福建廣州廣西等地光靠兩條腿,多難打。有了可以抗衡風浪的海船,是不是容易多了。
再往后,高麗,倭國,安南這些地方咱們的船也要能夠得到。
南洋那邊還有很多小國,也都富裕得很。我曾聽有人說過,那邊生產(chǎn)黃金寶石,各種香料。”
說到這,朱五頓了頓,下面各位文臣居然面有不屑。
是嘍,這年月,這塊土地上的人看誰都低自己一等。不是自大,也不是愚蠢,而是這個時代的人有這個資格。
你再好,能有我華夏好?
你東西再多,能有我華夏多?
跟老子比,你們都是野人。
朱五無聲的笑笑,繼續(xù)說道,“我曾聽人說,那邊有一年三產(chǎn)的高產(chǎn)稻谷,各種適合再炎熱地帶生長的農(nóng)作物.....”
“主公聽誰說的?”朱五還沒說完,文臣們激動了,李善長第一個開口,“確有其事?比占城稻還高產(chǎn)?”
占城稻,北宋初年在全國推廣,耐旱早熟,產(chǎn)量高。數(shù)百年來,一直是南方百姓主要的口糧。
如今聽說有比占城稻還好的糧種,文臣們激動了。
朱五不過是信口一說,那點淺薄的知識大多數(shù)來自探索發(fā)現(xiàn)頻道,知道數(shù)百年后,安南,太國,面店,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國。
而馬來等那些國家,盛產(chǎn)橡膠,椰子,棕油等物。
現(xiàn)在吞并這些地方,很難。但是有了海權,海貿(mào),讓這些地方提前出現(xiàn)在世人的眼中。
華夏人可不是完全是溫良恭儉讓,只要那地方有足夠的好處,嘿嘿。
“確有其事!”朱五決定繼續(xù)忽悠,“不但有高產(chǎn)的良種,還有肥沃的土地。諸位都是讀書人,大家想一下,若是土地不肥沃,糧食不高產(chǎn),那些土人怎么一代代活下來的!”
不過忽悠失敗了,朱五不擅長忽悠,文臣們根本不信,臉上掛著兩個字,你吹!
朱五繼續(xù)開口說道,“大伙是擔心造海船花費太大吧。”
眾臣點頭,如今江南百廢俱興,到處都要錢。
“我在這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朱五笑笑,“老李,你是咱們大管家,錢袋子,海船我不從你口袋掏一個子兒,讓席應真在民間自籌,可以嗎!”
“如此大善!”李善長回道。
“下一個議題!”朱五翻動手里的折子,“漢王大典和官制?”
“殿下,臣以為當恢復宋時舊制。”
“不可,宋時官制太過繁復,臣以為可仿唐制。”
文臣們又開鍋了,嗡嗡起來沒完,而且越說越有理,寸步不讓。
從三皇五帝說到秦皇漢武,七品中正說到三省六部。
“一切從儉!”朱五揉著太陽穴,“漢王大典不能太過鋪張,祭天外,其他典禮一概取消!至于官制........”
朱五眼珠轉轉,“現(xiàn)在江南還未平定,稱王已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