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么還吐起來沒完了呢?
一開始以為可能是干活累了,可是兩天了,聞到葷腥味就吐。
夜風陣陣。
臥室里,白胡子老郎中,小心翼翼的把脈。
書房里,看著奏折的朱五,有些心不在焉。
今年無天災,大漢境內一片豐收的景象。長江以南本就是魚米之鄉,只要好好經營,不可能餓肚子。
淮西諸地和淮安,還有些糧食的缺口,可是問題不大,地方官和百姓可以克服,不需要南京發糧食救濟。
傅友德一路摧枯拉朽,江西戰局順利,馬上要到撫州。
其實自從脫脫敗亡,長江以南元廷幾乎再無成建制的軍隊。江南各地,包裹長江中游地區,都是地主武裝,漢軍民團。
總之大漢在這個秋天,順風順水,前途無量。
唯獨有稍稍的不好,常遇春殺了一批鄉紳地主。
大軍兵臨浙西,按照漢軍一貫的作風,各家財主交點賣命錢吧。
有幾個不開眼的士紳,仗著家里有幾千民團武裝,拒不交糧。
甚至有個讀書人,還破口大罵大漢是紅巾賊。
常遇春一怒之下,人頭滾滾。十幾個有名望的大族,家破人亡。
有些士紳,巴掌不打到臉上不知道疼,就是賤。常遇春大開殺戒,叫的最歡的那家,一千多民軍武裝,直接讓常遇春給坑殺了。
這下他們傻眼了。
大漢不是蒙元,不照顧你情緒,不慣你毛病,不交稅?等著全家上路。
于是當地的士紳推舉一人,找到常遇春,意思是好話好說。
但是常遇春就一句話,既為漢地,實行漢法。乖乖的交糧交稅,然后陪著后續的地方官員,清查人口田畝。
有意思的是,浙西推舉出來這個人,是劉伯溫的哥哥,劉家在當地,也有幾千號民團。
朱五漸漸忘了,臥室那邊老婆在看病,手指頭不停的敲打桌面。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此刻他是心里在做重要的決定。
過去皇權不下縣鄉,地方上的士紳就是土皇帝。尤其是家里有功名的,當官的,全族都不得了。
這些鄉紳其實有他們的正面意義,組織百姓開墾田地,治理水患,抵抗匪災。
但那是在太平年月,皇朝盛世的時候。這亂世,這些鄉紳一樣吃人不吐骨頭,侵占田地,隱藏人口。
最讓朱五容忍不了的是,南方的鄉紳階級,組織武裝民團。說是保衛鄉梓,其實就是軍隊。
這些人倒是不致于造反,可是讓人心里膈應。說來也奇怪,大元對南人不咋地,對南方的讀書人也不咋地。
可是對這些南方的讀書地主,特別好。百十年來,蒙元都是通過這些地主武裝,民團統治南方。
想到這里,朱五的手指慢慢停住。這樣的士紳,必須被消滅。
大漢不承認蒙元對他們的優待政策,施行新政新法,和百姓一視同仁。
取締他們的非法武裝,私自組織團練,民團者,以造反論處。
各地設縣尉,負責當地的治安,軍隊調動。
去掉他們身上一切蒙元特權,想要功名重新參加科舉。
誰不服!
就讓常遇春活埋了誰!
~~~
“小五,想啥呢?”
就在此時,席老頭背著手,笑呵呵從外面進來。
朱五笑道,“沒啥!常遇春殺人的事,聽說了吧!”
席老頭坐下,“何止聽說了!據說,他差點把劉伯溫他哥哥宰了!”
“我也沒想到,他劉家在浙西,還有自己的武裝!”朱五冷笑,“江浙的讀書人,真是讓我大吃一驚,是地主就算了,還能組織民團?而且越到山區,民團越多!”
“如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