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叉丟出去。
這人讀書可能讀傻了,大漢的試卷上罵造反的,這不是指著和尚罵禿子嗎?
直到最后,朱五的眼睛一亮。
這張試卷上的字不好看,但是有力公整。
“論蒙元暴政和土地兼并百姓破產的關系,此為因果也。暴政必然導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忽然使得百姓破產。”
“蒙元暴政拋卻其他不論,單說賦稅,十取其五。然各級官府層層加碼,百姓已是十出七八。
如此重稅之外,還有人頭稅。百姓苦不堪言,只能把田地獻于官紳,寺院,委身為佃戶。
然官紳,寺院,地上大戶和地方官府有通,不用納稅納糧。
再者,即便百姓納稅自耕,若無天災勉強茍活,若有災,則只能借債。無力償還之后,只得用田抵債,賣兒賣女為奴,甚至全家淪為流民。
土地越兼并,流民越多。流民多,則時局動蕩,地方不安。”
“然蒙元之暴政,不只于財稅。橫征暴斂,不知愛惜民力。貪官污吏,不知賑濟百姓,發行錢鈔,兌換百姓真金白銀”
“這人有點見解!”
看到這,朱五翻開這人試卷附加的檔案,株洲茶陵人。
湖南來的?
名陳寧,曾為地方州府稅吏。
每個考生的試卷,都還有附加一頁,關于生平籍貫的信息。
但是朱五知道的,遠不止于此。
拉開書桌的抽屜,在一堆藍色信紙之中,找到藍衣人關于陳寧的描述。
“陳寧為稅吏,若有富商大戶人家抗拒,便私通地方游俠軍兵,暗中綁架,烙鐵烙之。”
“地方大戶,富商俺中罵之陳烙鐵,恨不得生食其肉,所以為官場不容也!”
“有點意思!”
朱五笑得越法燦爛,一個稅吏就敢私下綁架大戶,商人,用烙鐵逼著交稅,還沒被人弄死。
是個奇才。
是個人物。
這樣的人用好了,是條好狗!
“來人!”
朱五對門外喊道,“去把那個叫陳寧的士子叫來,我要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