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于人,必有所求!”董摶霄道,“關先生說了什么?”
“過了年,劉福通要擁立小明王為帝,國號大宋,讓咱做他們大宋的臣子!”
“元軍更極力攻伐河南,這時候稱帝?”董摶霄皺眉道。
“不單稱帝,明年劉福通還要搶南陽。”朱重八緩緩道。
董摶霄驚呼,“他瘋了?”
“攻下南陽,組織西路軍攻潼關,關先生帶中路軍,翻越太行進山西,繞道塞上!”朱重八看著董摶霄,“關先生說,咱們這一路,算是東路軍,攻河北,迫近大都!”
唰,董摶霄突然站了起來,幾步走到地圖前。
又驚又佩服,“這群瘋子,真敢想!”
紅巾軍如果困守河南,壓力太大。與其困守,還不如打出去。幾只軍隊,化作流寇流動做戰。
那樣,元軍就會被他們扯著屁股走,疲于奔命,四處堵截。而無論是河南,還是山東都會壓力大減。
“如果,元軍真的從遼東抽兵馬打咱們,那遼東就是空的,咱們這邊打敗了遼東軍,關先生就繞路遼東。”
朱重八盯著火盆里的火,目光堅決,“屆時破了潼關,遼東,山東,河南,三路集合大軍,北伐大都!”
“想的好,但是做起來難!”董摶霄搖頭道,“元廷雖然摔落,但是北方依然有重兵,察罕帖木兒不會坐視南陽有失,潼關,關中是他的大本營!就算關先生能道遼東也站不住,遼東往北還有數個女真萬戶,還有高麗的兵馬!咱們不能趟這渾水!”
”有人趟!“
”誰?”
“小五!”朱重八吐出兩個字,眉頭緊皺。“關先生說,小五答應從襄樊出兵,郭小三帶七萬兵,和劉福通夾擊南陽,入潼關!”
“朱五!”董摶霄驚呼。
朱重八笑了一下,“關先生還說,小五在襄陽設了大倉,里面儲存了五十萬擔糧食,并且郭小三的大軍,火炮無數!”
“朱五不會的,他絕對不會出兵襄陽,打察罕帖木兒!”董摶霄搖頭,“舍近求遠,對他有什么好處?他的地盤已經夠大了,他能吃得下去?”
“關先生給咱看了他和小五的信!”朱重八又道,“小五還說,襄陽只是其一,關先生繞道塞上之后,他會讓水軍,在遼東登陸,接應關先生!”
董摶霄越發不懂,“朱五能得到什么?”
“關先生還說,如果咱不當東路軍,小五和他在遼東集合,然后漢軍淮安出兵,一路陸,一路水,劉福通也發兵。”說著,朱重八露出幾分冷笑,“小五要山東!”
“劉福通就那么聽朱五的?”
“小五給他們火炮,給他們掌心雷,甚至還給他們糧草!”
“朱五背信棄義,說讓咱們來山東,這才幾天,又打咱們的主意!”董摶霄氣道,“欺人太甚!”
“咱倒覺得,這未必是小五的本意,而是為了讓咱當劉福通的東路軍!”朱重八給火盆里加了些炭,說道。“而且,小五的人也給咱送了一封信!”
“說什么?”
“他說,如果元軍來打咱,他可以給咱火炮,甚至從淮安出兵,上徐州,打鎮北王的屁股!”
“主公如何回?”
“咱告訴他,滾蛋!”朱重八眉毛動動,隨后笑道,“你不了解他,他算計那么多,無非就是看河南和山東,這兩個月消停了,沒打仗!”
說著,朱重八哼了一聲,“讓咱們來山東就是幫他擋元軍南下的,但是他不想讓咱們變強變大。他,還是真是小看了咱朱重八!”
“主公要當這個東路軍?”
“為啥不當!咱朱重八投軍就是為了反元,提兵北伐,千古留名的事,咱為啥不干?”朱重八咧嘴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