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朱五頓時變色,冷哼道,“我當漢王才多久,高郵等地咱們拿下才多久,他們就弄了這么多銀錢?”
李善長默不作聲,朱五這是偷換概念,高郵等地的知府和前牽連的地方官,有的是降官,他們多是在蒙元做官時,貪的錢。
朱五現在混淆在一起,無非是借機做文章,摟草打兔子,把這些降官弄掉,然后讓別人頂上去。
畢竟,現在大漢政權穩固了,不需要再用降官收買人心。而且借著李存義這事,別人也說不出閑話。
群臣也都不說話,低下頭。李存義一案,大漢開國以來,第一貪腐案,涉及數十人,其中不乏勛貴功臣。
劉伯溫卻沒低頭,他低不了,因為朱五的眼睛一直看著他。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大漢如今正百廢待興,吏治不能放松!”劉伯溫說道,“臣再請主公建廉政公署衙門,官員財產登記造冊,以防不義之財。監督官員品行操守,固本清源。”
群臣再次沉默,朱五緩緩看看李善長,“李卿,你以為呢?”
朱五換了個稱呼,鄭重其事的問,李善長如何聽不出話外之音。
當下回道,“臣,贊同!”
“你們呢?”朱五又問。
“臣贊同!”群臣中,幾個事先通過氣的臣子,都點頭說道。
“行吧!”朱五嘆口氣,“這些事我也不懂,你們張羅的你們去弄。劉伯溫為廉政大臣,我放權給你!”
劉伯溫心里長嘆,嘴上道,“主公圣明!”
“再說下,這些錢地事!”朱五又道,“抄沒地這些銀錢!”
說著,朱五頓了下,想了想,“田產和宅院,著新任地方官安置百姓和發賣,銀錢嘛,就不要進國庫了。當然,也別進我王府地私庫!”
群臣目光中,朱五繼續說道,“分成幾份,拿出一份把京城那些窩棚和流民安置好,我聽說這幾天城里了有人凍死了,這可是你們地失職呀!”
朱五目光凌厲,新任地京城府尹汪光洋趕緊站起來請罪。
兵馬司在南城尋街,角落里發現幾具尸體。到底是凍死地,還是怎么死的,不好說。可是朱五既然怪在官員頭上,他們就得認。
“流民沒有戶籍地上戶籍,沒有身份牌的上身份牌,都是咱們大漢地百姓,讓他們少受些苦!”
朱五緩緩道,“再拿出一份,送去席應真的學校,剩下的一份.....”
說著,朱五看看群臣,“老李,剩下的一份也有大幾十萬,都給你!”
“嗯?”李善長一怔。
“不是給你私人!”朱五笑道,“京城大小京官有多少?你回頭算算,按官職大小俸祿的比例發下去,雖然落在每個人身上杯水車薪,但是能多買一斤肉也是好的嘛!”
“主公圣明!”
這次,群臣發自肺腑地稱頌。
“李存義一案,你們審完不等于結束,案件來龍去脈涉及到的人員,都要昭告天下,讓想走帶歪路地人好好想想!”
“那,相關人等如何處置,還請主公示下!”李善長道。
朱五哼出一口氣,吐出兩個字,“賜死!李存義賜死,念其有功勞,他的子女不與追究。但是,不許科舉,不許做官。”
李善長面色不變,心中卻是苦澀難當。
“他都家產中拿出一萬來,我私人給一萬!”朱五看著李善長,“讓他們回老家,好好務農過日子吧!”
“臣,謝主公隆恩!”
朱五還是沒絕情到底,按照朱五原來的說法,貪官之子孫,三代不能科舉讀書,不能經商當兵,只能種地。
現在朱五,多少還是給李善長這個老臣,留了些顏面。
“政事還是要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