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雨雪終于過去,天色開始放晴。
陽光從窗戶打進來,照在朱五書房墻角,那些蘭花地身上。陽光中,蘭花地枝葉旺盛的生長。
書房里,李善長,席應真,劉伯溫等人都在。今日是朱五去淮安巡視之前,最后一次小朝會。
“洪武號已經下水試航,船體結實穩當不懼風浪,完全可以遠航,只是風帆上稍微有些差池,已經命工匠抓緊時間調整!”
臨近年關,席老頭在說著工匠坊關于造船的事。漢軍的水軍天下無雙,可是無論是朱五還是席老頭,對火炮巨艦都有著巨大的癡迷。
“其余兩艘二級戰艦也在抓緊制造中,原有的水軍戰艦大都號,和州號,定遠號已經維護完畢。”
朱五手里拿著工部送呈的資料,聽著老頭的匯報。無意間余光瞥見,老頭地氣色很好。
滿臉枯樹皮一樣的皺紋似乎淺了,川字紋也少了,最重要的是原來灰白的臉上多了些紅潤。
不用問,這就是陰陽調和,春雨滋潤的作用。
席老頭正滔滔不絕的說著,忽然感覺朱五的目光有些不對,再看看,發現朱五正用一種揶揄,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頓時老臉一紅,說話都有不些不利索了。不過隨即一想,老子睡都睡了,有啥不好意思地,還怕別人知道嗎!
于是用目光瞪了朱五一眼,嘴里繼續說道,“關于二級戰艦,工匠坊眾工匠請漢王賜名!”
漢軍建造地二級軍艦,也是有九十門火炮地水上巨無霸。為了建造這些戰艦,朱五簡直投入了金山銀海。
今年大漢在鑄幣上賺取的差額六百一十二萬,幾乎都被朱五扔給了席老頭,用于戰艦和火炮。
“賜名!”朱五想想,“兩艘二級艦,一艘名岳武穆號,一艘名文天祥號!”
無論是岳武穆還是文天祥,都是歷史上抗擊外敵的英雄,而且是英雄中的英雄。朱五志在反元,用這兩個名字為戰艦命名,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李善長和劉伯溫面色有些怪異,他們這些傳統的讀書人認為,用先賢的名諱給戰艦起名,似乎有所不妥。
但是席老頭卻喜笑顏開,不住贊嘆。
在朱五心里,英雄是要被不斷提及的,是要被銘記的,更是要被大書特書的。
說完這些,朱五看看三人,微笑著說道,“昨日山東來信!”
三人馬上抬頭,山東是朱重八所在,那邊來信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昨日午夜,山東朱重八的親筆信送到朱五手里。無論是朱重八還是朱五,其實現在都已經是合格的政治人物,比誰都能拉下面皮。
信中首先感謝朱五送信示警,然后就是叫苦。齊魯軍糧草不濟,士兵缺衣少甲,軍械多有損耗云云。最主要的就是,要朱五賣給他們一些火炮。
“朱重八說想買一些火炮!”朱五笑了笑,“越大越好!”
“不可!”劉伯溫馬上開口反駁道,“主公,火炮乃大漢的軍國利器,怎能交于外人之手!”
“這個倒是沒啥!”席老頭在邊上笑著接口,“工匠坊的庫房里,七十多門殘次的四十二斤炮放著也是放著,賣給他!”
劉伯溫面上一呆,身為大漢大臣,如何不知道四十二斤炮的含義,四十二斤炮重兩千多斤,光是彈丸的重量就有四十二斤。
他曾親眼見過,火炮試射的場景。城墻上的門樓,一炮就給轟碎了。那場景那聲音,讓他這樣的讀書人,幾天都睡不好覺。
但是還不等他繼續說話,席老頭又道,“那七十多門火炮都是滑膛圓彈炮,現在咱們已經普及線膛尖頭彈重炮。淘汰的東西賣給他,還能賺些銀錢,何樂而不為呢。再說那些炮,鑄造的工藝不過關,怕是打上幾十發就會炸膛!”
席老頭一肚子壞水在臉上蕩漾,說起坑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