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面對廖永忠的大軍。
慶元府開城投降,溫,臺二郡也掛上了漢字大旗,于無聲之中改旗易幟。
在浙東勢力范圍內,縱橫十余年的方國珍被朱五吞并。
朱五沒進城,在洪武皇帝號上設宴款待了歸降的方國珍。
席上溫言軟語,好聲好氣,給方家和當地的大戶人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方國珍為大漢定海伯,調任蘇州守衛將軍。
蘇州繁華,一地的守衛將軍是個肥差。朱五這是在用高官厚祿,拉攏投降的人心,也是給未來那些即將投降的人看。
但是方國珍的謹慎,還是超乎朱五的預料。不愿為官,舉家遷往京城,惟愿做一富家翁。
如此識時務的人不好找,朱五大喜之下,賞賜了許多財物。并且給了方國珍之子方關,一個漢王親衛中軍副統領的虛位。
安頓好事宜之后,朱五水師再次啟航,直奔泉州。
站在戰艦船頭,遙望海邊的雄城,不禁心生感慨。
慶元府,溫,臺三郡,在后世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
“溫州皮革廠倒閉啦!老板帶著小姨子跑啦!”
這種都是玩笑話,這三個地方的商業,制造業,運輸業都是全世界的翹楚。
以后這三地大有可為!
要是泉州等地也能兵不血刃該有多好!
但朱五也知道,不可能。
泉州的蒙元閩地平章政事燕朵不花,可是蒙元皇帝的心腹。
在朱五隔斷漕運之前,泉州是蒙元朝廷重要的賦稅來源地之一。
蒙元管理國家的模式相對粗狂豪放,商人們只需要交夠的定額的稅,就能獲得朝廷的官爵,掌握實權。
泉州那些來自波斯,還有其他地方的色目人,腦袋上都是大元的官位。而他們在掌權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不許漢人商家交稅。
不許漢人商家直接向蒙元朝廷交稅,這樣漢人商家的頭上就沒有蒙元的官位。沒官位就沒地位,泉州,就可以任憑這些色目人作威作福。
~~~~~
“朱五那賊子,來了!”
泉州港,比宮殿還輝煌的官衙中,蒙元閩地平章燕朵不花看著眼前兩個棕發高鼻的色目人,咬牙說道,“他要占了泉州,咱們的好日子就都到頭了!”
他眼前的兩個色目人,對視一眼,皆有憂色。
兩人中瘦高鷹鉤鼻者,為波斯人后裔塞普丁。矮胖魁梧濃須,頭纏白布的是阿里迷丁。這個人身上都是世襲的蒙元義軍萬戶,掌控泉州港的地方武裝。
閩地百姓看似柔順,實則悍不畏死,不服朝廷管制。
從大元占據閩地開始,這些看著老實巴交,瘦小地百姓們就沒停止過反抗。幾乎年年都有人揭竿而起,攻打城池關隘,殺當地鎮守官員。
這些造反的百姓,如同野草一樣,殺了一茬又是一茬,根本殺不絕。
大元為了泉州這個財源之地,百十年來,除了刻意打壓漢人海商之外,也不敢使用本地的漢人為兵,所以用的都是這些波斯人,色目人招募的武裝。
從南宋以來,泉州海貿發達,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商人們蜂擁而來。阿拉伯人,波斯人,還有純粹的白人,和純粹的黑人。
數百年來他們在這里安居樂業,成為富可敵國的富豪。而且由于閩地的漢人是南人,他們這些人可以得到官府的扶持和承認,使得他們客大欺主。
泉州雖然是漢家之地,但已滿城都是胡人。
大宋年間,本地人稱他們為蕃人。可是現在,他們居然反過來稱呼本地閩人為蕃人。而且不和當地人混居,住在他們自己建立的蕃人坊中。
而如此天下亂世,泉州的波斯,色目商人們,為了自保,更是結成聯盟,把這些武裝重新組織擴大,現在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