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
馬秀英房里的燈微微亮著,里面傳出哄孩子睡覺時,哼唱的歌謠聲。
她唱的,正是淮西流行的鳳陽小調,俏皮輕快帶著三分嫵媚,講述的是年輕的女子趕集,買陣線回家做嫁衣的故事。
歌聲停頓,馬秀英的聲音傳來,“餃子,送去了?”
趙嬤嬤心跳的厲害,回想剛才長街那一幕,說話不由得有些發顫,“送去了!”
“保兒怎么說?他吃了嗎?”
今日確實是馬秀英的生辰,但是外面正在打仗,她又是個低調的性子,不愿意操辦。往年過生日孩子們都給她磕頭,一家人吃水餃。
今年,冷冷清清的,她還是包了保兒愛吃的茴香餡的,打發人送了過去。
“吃......吃了!保兒少爺說香!”趙嬤嬤回道。
屋里的馬秀英沉默下,緊接著屋里的燈火慢慢靠近門口。
趙嬤嬤的心,也跳的越來越厲害。
“怎么了?”馬秀英打開門,笑道,“俺聽你的口音不大對!”
“咋不對了?”趙嬤嬤心慌,強笑道,“都挺好,保兒少爺全吃了。”
“他還說了啥?”馬秀英問道。
“他說要回來給您磕頭,我給攔住了!”趙嬤嬤笑道。
馬秀英上下看了她幾眼,搖頭道,“不對,你肯定有什么事?從俺十二歲,你就在俺身邊,俺太了解你了!”
“大姑娘瞧您說的,哪能有啥事呢?”
眼前的馬秀英,是她一手伺候長大的。說實話趙嬤嬤不怎么怕朱重八,反而對馬秀英更是謹慎。
尤其現在,她心里有鬼的時候。
“你騙不了俺!”馬秀英又搖頭道,“若是以往,你不會在窗戶外頭說話,肯定推門進來,和俺說說家常,說說雜七雜八的事。你肯定有事瞞著俺!”
說著,馬秀英的目光豁然冰冷,“而且,以你的性子,若真是保兒要回來給俺磕頭,你不但不會攔著,還會讓府里大操大辦的熱鬧!”
趙嬤嬤頭上,滲出一些冷汗,掌心黏黏糊糊的。
“說!”馬秀英喝問,“到底怎么了?”
“我........”趙嬤嬤急中生智,“我是想兒子了!兒子在軍營里,也一個來月沒回來了?我心里沒著沒落的!剛才去了本想見一面,可是礙于軍法!”說著,趙嬤嬤落淚,“他就在城里,可我還是見不著!”
“你兒子在城里留守,能有什么事?”馬秀英狐疑的看著趙嬤嬤,半信半疑。
就在趙嬤嬤走后不久,軍營里開始升帳。
“這么晚了升帳?”
軍營中,一群將領往主帥的大堂走,三三兩兩的開始議論。
濟南城留守的魯軍,都是朱重八在淮西帶來的老底子,軍官們更都是他的鄉黨,還有濠州時期就跟著他的老兵。
總而言之,這些人格外的團結。朱重八占據山東之后,那些外來投效的漢字們,還有山東本地的將領,根本沒辦法融入他們。
這也是朱重八放心李家父子坐鎮濟南的原因,李家父子也是他們的自己人。
主帥的大堂里,巨大的牛油蠟燭燃燒著,發出腥臭的味道。
留守的將領們,按照各自官職的大小,在帥堂里肅立。
稍后,董摶霄一身布衣,從側門里出來,走到大堂的主位上。
董摶霄在朱重八軍中,其實也有自己的勢力,當初他帶著一群人投降,那些北地的元軍軍戶出身的漢子,也始終跟著他,跟著朱重八。
“董中丞!”
董摶霄的官職,是魯王府中丞,相當于李善長在朱五那邊的位置。但是二人的權勢,卻是天上地下。
有將領見他自己一人站在主位,奇怪的說道,“李大哥和保小舍兒呢?升帳,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