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很快結(jié)束。
送走眾人,關(guān)上書房房門,方逸有些疲憊地坐在椅子上,怔怔地望著窗外開得正艷的一蓬花枝。
天啟帝對方逸的信任和提拔,讓方逸很感動。
今天在宮中,方逸更是一度萌生了改變天啟帝命運的想法。
方逸已經(jīng)記起來了,歷史上的天啟帝,應該是在湖上泛舟時,突然掉落水中,然后著了涼,又受到了驚嚇,所以生病了。
由于天啟帝身體素質(zhì)較差,他的病情很快就急轉(zhuǎn)直下,并最終無可挽回,身死駕崩。
也就是說,如果方逸能想個辦法,提醒天啟帝不要輕易去湖中,比如說用仙人托夢這樣之類的借口,對自己十分信任的天啟帝,想必應該會接受自己的建議。
這樣天啟帝也許就不會死。
并且天啟帝不死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信王,也就是崇禎朱由檢無法即位登基。
崇禎是歷朝歷代君主中,最不像亡國之君的一人,他為人精明,并且十分的勤勉,他擔任皇帝的十七年,幾乎每天都在勤勤懇懇地處理國事,可謂是殫精竭慮,與歷史上那些貪圖享樂、倒行逆施的末代皇帝完全不同。
但方逸卻認為,大明的滅亡,崇禎有著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
他剛愎自用、喜歡攬功推過,還特別的固執(zhí)已見。
剛愎自用使得他難以接受臣子們正確的諫言,攬功推過則使得他失去了臣子們的信任,造成下面人的不服,還會極大地打擊臣子們的士氣。
方逸覺得,方向錯了,越努力,反效果就越強。
就好像南轅北轍,跑得越快,距離目標反而越遠。
方逸認為,歷史上的崇禎,他的所作所為,幾乎大部分都在勤勤懇懇地將大明一步一步推向深淵。
所以方逸覺得,讓天啟帝多做幾年皇帝,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在天啟帝時代,魏忠賢牢牢地把握著權(quán)柄,說一不二,權(quán)勢滔天。
現(xiàn)在還好說,若是將來方逸成了氣候,他跟魏忠賢之間的矛盾一定會全面爆發(fā),一想起自己要對付有皇帝全力支持的九千歲,方逸就覺得一陣頭疼。
這可真是兩頭為難。
方逸正思忖間,便聽得外面?zhèn)鱽硪魂囕p微的敲門聲,然后趙寧的聲音從書房外傳了進來,“公子,遂平公主來了。”
方逸急忙前去迎接,他離開書房沒走多遠,便看到前面有一個美貌的紅妝女子款款而來,那正是遂平公主朱徽婧。
她的身后,跟著兩名侍女以及五六名侍衛(wèi)。
方逸急忙上前見禮,隨即便將公主領(lǐng)到了客廳之中。
賓主分別落座,兩名侍女很是乖覺,站得離兩人遠遠的,給兩人留足了空間,至于那幾名侍衛(wèi),也都站在客廳外面守候,并不敢進來。
遂平公主有些不滿地看了方逸一眼,語氣中滿是濃濃的擔憂之意,“方逸,你雖然能力很強,但做事有些過激;
無論是安置災民,還是煤礦的事,我事后想來,卻都是驚險萬分,一個解決不好,你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君子應溫潤如玉,取中庸之道,像你這樣鋒芒畢露到處生事,早晚會吃到苦頭。”
方逸看了公主一眼,隨后他低下頭,垂下眼簾,并不言語。
不是方逸不想穩(wěn)打穩(wěn)扎,只是如今大明的局勢,其實已經(jīng)十分的危急了,馬上再過幾年,北方的農(nóng)民軍起義就會全面爆發(fā),而后金也會在一次次對大明的侵襲中,飛速成長,最終成為能吞噬大明的恐怖巨獸。
留給方逸的時間,并不多。
遂平公主的意思,方逸明白。
她是希望自己能穩(wěn)定一些,安穩(wěn)地雙宿雙飛,過逍遙自在的兩人日子。
但覆巢之下無完卵,大明如今就像是一條開始逐漸失控的巨輪,正飛速向著水下的暗礁撞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