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度。”宋寧轟著他,“回,回去吧!”
趙熾像個局外人,他喝茶,只要和宋寧對話的人不是自己,他就是看戲的態度。
呂孝仁也是憋著笑,用手絹掩面遮掩失態。
唐太文要撅倒。
“來看看,哪一位大人這么幸運呢!”她捧著卷宗,咦了一聲,視線一轉落在了馬大人臉上。
左通政馬大人,上一回沒有送請柬,嫌棄她不夠重視他通政司衙門。
“馬大人,我這次很重視你哦。”她咳嗽了一聲,道,“這個卷宗核實清楚還真是緣分?!?
馬大人名馬莛,因為當這個閑差好幾年了,所以最近長的很胖,門牙約莫是太閑嗑瓜子斷掉了一顆,一說話就讓人覺得油膩膩,像一塊煉了一半逃出鍋靈活的肥肉。
馬莛可能因為被點名了,所以站了起來。
“刑部的邱大人……邱大人在嗎?”
邱大人舉手,站起來:“有!”
“邱大人,平元元年的六月,您上交了一封關于原武庫清司姚大人貪污一案的復核,是不是?”
邱大人點頭:“對,我一共遞交了兩次奏疏?!?
“奏疏都被圣上留中了?”
邱大人又點頭:“是,兩次都沒有批示?!?
圣上拿到奏疏可以批示、可以打回也可以留中,就放桌子上或最后當廢紙燒了。這樣的情況,大多數可能是外放官員寫奏疏來京城和圣上閑聊的,他懶得看也不想回復,就丟一邊。
正經回事的,很少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也不排除有。比如圣上有隱情,想弄死這個官員可又不想明著弄死,就把他遺忘在牢中,一年年的磋磨后等此人被磋磨死了再想起來。
邱大人以為圣上是這個意思,兩次奏疏后就沒有再遞交第三次。
想這位姚大人,至今還在刑部的大牢中。
“小宋大人為何知道此事?”邱大人道,“此事我只在日常記錄上標注過,其他人都不曾提過?!?
宋寧打了個響指:“就是因為您的日常工作記錄很清晰,于是下官知道了這件事,而恰巧又翻到了通政司衙門的日常記錄,于是核對上了?!?
“什么意思?”邱大人隱隱猜到了。
宋寧道:“沒錯,你的折子遞交后,他們有接受的文書留存以及記錄,可是,卻沒有上交這個折子的記錄和文書留存!”
“這說明什么問題?不言而喻?!?
邱大人立刻瞪圓了眼睛,大聲道:“你的意思,他們把我的折子壓了沒上交?”
“對!一次是失誤,可兩次同樣內容的折子都被截留沒有交,就不是了?!?
周圍的官員們就開始嗡嗡討論起來,這事如果不爆出來就是小事,因為沒有造成大面積的損失,只有姚大人被多關了兩年,也或許只是姚大人磋磨死了而已,又或者,這位姚大人本來就該死。
總之,他改變的東西不多,所以不被發現相對國家大事這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可一旦發現,還是由宋寧這樣站在金殿上指出來,那就是太大的事,至少針對于通政司衙門來說。
“你胡說!”馬莛喊道,“血口噴人!”
宋寧擺手:“馬大人別著急,關于你們整個衙門的事,這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下官能力有限查的也不過兩件事,剛才是第一件,你淡定從容一些,為后面留一點措辭和成語。”
她當著所有驚訝的目光,接過魯苗苗遞過來的卷宗。馬莛心都提上來了,卻聽宋寧道:“苗苗你拿錯了,這是戶部的卷宗,咱們等會兒說,你把系藍色帶子的給我。”
戶部的各位官員:“?”
怎么著,和他們還有關系?
我們大人一向低調啊。
“哦哦,藍色帶子。”魯苗苗去抱著藍色的帶子,一邊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