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別的打算后,柳氏對于這份感情,就有些如鯁在喉的不安,心里想著還是早些解決這事兒。
特別是要趕在明烽回來之前,徹底斷掉明烽和福寶之間的牽連,以免節(jié)外生枝。
過了兩日,找了個由頭,名義上是誆福寶,明烽就快歸家,需要更換夏日的用具紗窗之類的,她一人忙不過來,讓福寶去張家?guī)鸵r自己。
實際上,是想找機會和福寶獨處,將牌面攤開!
明烽走后,福寶就很少去張家,因為除了明烽和嫻靜又善良的張大姐,她和張家人其實相處的并不好。
倒不是說張家的其他人對她不好,而是性格和一些處事的方法上有所區(qū)別,讓人相處起來并不那么舒適。
張書吏是外男,一般白日里在衙門里忙,福寶就算去了張家,也很少碰到,暫且不提。
張二姐的性格在福寶看來,有一些要強的過了頭,就顯得自私刻薄,所以一直看不慣張二姐的一些做派和舉止。
張二姐同樣對福寶也不不喜歡,因福寶從不刻意討好自己,謙讓自己。
有時候,自己若是敢懟她,或者言語上尖銳了些,她甚至還會回懟自己,半點也不吃虧。
所以,一向被姐姐遷就慣了的張二姐,一點也不喜歡隔壁的牙尖嘴利的小丫頭。
再加上,明烽有時還要出面護著福寶,讓張二姐更加心生不悅,弟弟見色忘姐的舉動,讓她對福寶總抱著一股子莫名的敵意。
柳氏作為當家主母,做派舉止倒不會失禮,但她不知道怎么回事,面對街坊鄰居時,總有隱隱約約高高在上的氣勢。
她絕不是僅針對福寶一個人,是這種態(tài)度。
其實除了張家人,柳氏再面對其他的鄰里時,她不經(jīng)意間,總會露出一些瞧不起人的神態(tài)。
也許是福寶多心了,和柳氏接觸不深時,還尚且不明顯,只覺得她性子有些清冷些。
可是和柳氏接觸多了,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感覺就會顯出來,讓福寶心里很不適應。
雖然張家富庶,桂花巷的街坊們底子薄一些,不如張家闊綽,但都是鄰里,誰又比誰高貴許多?
對于今天柳氏的邀請,福寶心里是不想去的。
可到底心疼明烽,一路舟車勞頓的回來,又因考試折騰了許久,若是有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人會放松許多。
再加上明烽的那個病嬌的身體,的確讓人心生憐惜,柳氏又句句說的在理,不過是順手幫一下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因此福寶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去了張家?guī)兔Α?
明烽的吃穿用度永遠是張家最好的一個,甚至強過了張書吏和柳氏夫妻二人。
此時平民老百姓一般都是用薄紙糊來窗戶,張家富庶,家中幾個主人的起居室一到夏天,就會買薄紗來糊窗戶,福寶幫襯著柳氏和張二姐,將明烽房間的幾扇窗戶都糊好。
果然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綠色的薄紗糊好的窗戶,要比紙糊的窗戶明亮許多,嫩嫩的淡綠色,如同春日的綠芽,在炎炎夏日,更覺清爽。
窗戶既防蚊,也通風不少,可以想象,坐在窗前看書,一杯清茶,一尊冰鑒,微風徐來,帶著一陣陣涼意,何等悠閑愜意。
內間的床頭也換上天青色的蚊帳,棉被等一系列床上用品,全部都置換了成新的。
福寶摸了摸,手感不錯,細軟的棉質,被柳氏早早請人漿洗的軟軟的,甚至還熏了一絲若隱若無的淡雅香味。
柳氏對于兒子的日常,一向是用了心。
家里,本來也沒什么活計,柳氏有了張二姐、福寶兩人的幫襯,三人只忙活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將明烽屋里的一切,整理收拾好了,雖然閑置了幾個月沒住人,卻依舊干凈整潔。
柳氏拉著福寶坐在窗前,微風徐來,張二姐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