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雖然挨了一頓罵,收獲還是有的,事實證明,李家除了小姑子是親生的,其余兩個兒子都是撿的。
楊氏對待兩個兒子和媳婦絕對平等,沒有絲毫偏心。
福寶站在小院口,剛好看見了剛才的這一場景,她沒上前來,怕大嫂難堪,等到楊氏走后,她才尾隨著小朱氏一塊兒進了房。
小朱氏看見小姑子跟來,有些詫異的問道“妹子,找我有事兒嗎”?福寶笑笑,“和你聊聊?!?
“剛才我看見了!”
福寶沒有轉彎抹角,直接揭了小朱氏的老底。
小朱氏臉一紅,這么囧的事情,被小姑子看見了,的確丟人。
福寶卻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輕言細語的和小朱氏交心。
“當年娶大嫂的時候,家里不是沒錢嗎?如今家里富裕了,給的聘禮也就多些了,但不管如何都是李家傾其所有娶回來的媳婦。銀子有多少的區別,可心意確實沒有區別的?!?
“去年分紅,大嫂分了銀子,二哥不也因為沒成親,而只拿二兩銀嗎?”
“上一次,大嫂你把銀子全都折騰空了,娘高高拿起,最后卻又輕輕放下,不也沒把大嫂怎么著嗎?可見娘的心呀,嘴上說的狠了些,心卻是軟的?!?
小朱氏剛才親眼所見,楊氏沒有偏心二房,這會聽福寶的分析,也覺得是這個理,笑著點頭稱是。
“這個道理,嫂子自然是知道的,剛剛都是我一時糊涂,以后不會了?!?
小朱氏認真的保證道。
福寶笑了笑,起身挽小朱氏的胳膊肘道“我們去給娘搭把手吧!要不然一會要討罵了!”
說著,姑嫂兩個人挽著手,親親熱熱的到了外邊,去幫助楊氏收拾席面。
作為小姑子,本不應該插手嫂子和母親之間的事兒,但這些話,福寶無論如何卻要說上一說。
家和才能萬事興,莫要為了一點小事便起了間隙。
相對于李家的熱鬧,對門的張家顯得寂靜多了,隨著張家三個兒女的離開,張家小院里如今就住著張家二老加一個小丫鬟張巧。
偏柳氏和張書吏都是喜靜之人,一年到頭,也難得看她們出門溜達,更別說去誰家串門子。
在李海生大婚之時,張家二老也前來道賀,福寶看到柳氏面容有些憔悴和蒼老,不像那般保養得當。
而張書吏的兩鬢,卻依稀可以看見白發??磥磉@兩年的日子,他們過得并不舒心。
看見福寶,柳氏拉著她的手,有些感觸,但婚宴當日人多嘴雜,終究也沒說什么,只道“有空常來家坐坐。”
可福寶到底是沒去,因為,如今她的身份真的有些尷尬,和明烽兩個雖然口頭約定婚約,可張家到底也沒有正式上門提親。
而且自己當初和明烽鬧翻,已經幾年都沒見過面,兩人的關系早已不復當初。
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張家串門,鄰居?
去了,又能說些什么?只會讓彼此都尷尬。
每天,日復一日的過著。
福寶有時候也會跟著母親楊氏上街采買。
一日上午,在巷口碰到張巧拎著一小籃子蔬菜回來。
張巧人小沒什么心眼兒,看見福寶,很熱情的主動上前行禮問候。
“你就買這些菜,夠嗎?”福寶問道。
“夠了,家中就三個人,老爺白日里又不在家,主母胃口很小,這些菜我們都要吃還幾天呢!”張巧有些蹙眉的回答道。
“要不是嫌棄菜放久了不新鮮,買一次菜,甚至可以七八天都不用出門”
她年紀小,被約束在家里,是在有些無聊透頂。
福寶笑了笑“難怪,很少看到你們出門”
看著不遠處,緊閉的張家大門,福寶突然有些微微走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