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多少,都讓姑娘帶走,張家本就富庶,姑娘的嫁妝厚實,在婆家腰板才直。
因此,夫妻倆便為這個事情爭執起來。
開始還算是顧及著,壓低的聲音閉門爭吵。
可到了后來,兩人都是直性子,大嗓門,越吵越生氣。
門外的福寶和幾個哥哥嫂嫂們也聽見了,有一些面面相覷,福寶看到這個情形,也不顧不得羞澀和什么避諱了,直接進門而入。
福寶這些年走南闖北,手里積攢了不少銀子,約莫著能有折合小四萬兩銀子。
但這些銀子,福寶卻沒有向家里人報備。
倒并不是說福寶防備著誰,也不是福寶摳門和吝嗇。
而是由于李家之前的家底子比較薄弱,記得剛娶李家大嫂的時候,李家也不過出了五兩銀子的聘禮,娶二嫂的時候,漲了價,還是楊氏看在小薛氏是秀才之女的份上,才出了五十兩銀子。
還一度惹得李家大嫂的羨慕嫉妒恨。
四萬兩對于楊氏和李捕頭來說,是一個壓根兒就不敢想象的數字。
當初為了幾百兩銀子的生意,大嫂小朱氏犯了混,鬧出一出鬧劇了,雖說這只是小朱氏個人的主意,但福寶相信,作為夫妻之間,李家大哥必定也是知曉的。
那不然,他又怎么會陪同妻子遠赴省城去做生意呢?
最后小朱氏背了黑鍋,但這件事福寶卻是心知肚明。
看似老實巴交的大哥李武生,當初肯定也為了這幾百兩銀子動了心思。才會默許媳婦的折騰。
一兩百兩銀子尚且如此,那幾萬兩銀子呢?
銀子當然是個好東西,但是,若是人心不正,意志不夠堅定,太多太少,都是一個禍害。
為了避免家里面的矛盾,因此福寶從未對人泄露過自己身懷巨資的情況。
福寶進了屋,看見父親李捕頭和母親楊氏正像兩只斗紅了眼的蟋蟀,大眼瞪小眼,卻誰也不說話。
當著女兒的面,為了女兒的嫁妝吵起架來,實在太過丟人。
不管是李捕頭還是楊氏,當著兒女的面,總歸要留幾分顏面。
因此,兩人只是互相賭氣,誰也不肯服輸。
都是銀子惹的禍,要想解決問題,還得從根子上想辦法。
福寶進了屋子,一手拉著母親楊氏,一手拉著父親李捕頭,三人坐到一起。
神神秘秘壓低了聲音道“你們可知道,我這些年,在外面掙了多少銀子?”
楊氏聽了這話,突然伸手捂住女兒的嘴,站起身來,走到房門前,打開屋子的門,朝外面喊了一句“各回各的屋,聽老娘的笑話,很得意是不是?”
“一會兒,老娘但凡發現院子里有個影子晃過,絕不能輕饒了他?!?
見家里的母老虎發了威,不管是福寶的兩個哥哥,還是兩個嫂嫂,都不敢呆在院子里,各自拉著自家孩童一塊兒回了屋,緊閉上房門。
生怕被楊氏遷怒到找他們,來個秋后算賬。
看婆母和老翁吵架的笑話,還被發現,他們是嫌自己命太長嗎?
楊氏見兒子兒媳婦還算是上道,便將門關的緊緊,然后一臉嗔怪地對著女兒呵斥道
“什么話都敢往外說,都是要嫁人的姑娘了,還這般沒心眼,小心到時候,吃虧的還是你?!?
福寶張了張嘴,有些委屈,自己什么關鍵詞都還沒說呢,便被母親楊氏一通責備。
剛想解釋,楊氏又拉著福寶的手,不讓她有機會開口,接著繼續嘮叨叨“你以后嫁人,需要記住,婆家人不比自家爹娘,哪能什么都交心?!?
“就算,在娘家,你那兩個哥哥如今大了,又娶了媳婦,那是外姓人。每家各自都有心思想法,你也不能什么都給他們說?!?
福寶知道母親是一番好意,自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