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真想會會,把自己精心培養的兒子,迷成這般模樣的姑娘到底是個什么模樣?
樹欲靜而風不止,京城這邊風云再起。偏遠的酉陽城里則是一片風平浪靜。
福寶也從未想過,當初自己的決斷居然會惹下這么多風波。
此刻她正如一個普通的待嫁姑娘一般,每日里都懷著幸福的憧憬。渾然不知,一場風波即將襲卷而來。
俗話說,有錢便是好辦事,張李兩家都不缺銀子,因此籌辦起婚禮來自然是順風順水。
瞧入眼的、喜歡的、實用的、都可以添進嫁妝或者聘禮的籌備當中。
眼看婚期臨近,張家人雖少,但只要不差錢,就能雇上許多人幫忙。
柳氏又長期雇了一個灶上的婆子,一個門房,和臨時雇傭了許多人來幫忙。
因此,人多力量大,貼喜字、請廚子、定花轎、雇轎夫,各色事情都開始忙活的有聲有色。
李家是本地的大族,人手自然少不了,雖然和老宅那邊有嫌隙,但畢竟沒有正式撕破臉,因此也不好斷了往來。
如今李家日子好過起來,所以主動湊上來幫忙的族人不要太多。
不僅是老宅那邊親戚,就連族人也都來了不少,家家都紛紛表示可以出人力來幫忙。
男的幫著做一些力氣活,如搬桌椅板凳,跑腿、接待。婦人在廚房幫忙,摘菜、洗菜、切菜,收拾盤碟。所以人手是完全不愁的。
明烽成親,規模比上次中了秀才只大不小。
柳氏預備了好幾十桌酒席,依舊包了整個酒樓,男客坐外邊,張家父子的同僚、上峰、同窗,親戚等等。
家里坐的女眷,其余親朋街坊,在門口搭長棚開流水席。
唯一有一件令楊氏有一些糾結的事情,便是花轎的路線。
按理說,結親的正常路線,就是從婆家到娘家,花轎走上一圈,一群人吹吹打打的圖個熱鬧。
可他們兩家門對門的住著,不過就是一抬腳的功夫,花轎該如何走?
最后兩家一商議,決定將花轎從李家出門后,一路向南繞一圈,又重新返回到桂花巷,再進入張家的門。
還能有這番騷操作?
自己坐在花轎里,外邊吹吹打打的,抬著朝最熱鬧繁華的街市轉上一圈,讓所有人都來圍觀?
若是正常路徑也就罷了,偏偏還是故意繞路,福寶覺得有些難為情,可又不忍心反駁父母的意思。
只好便私下與明烽吐槽,明烽卻滿不在乎道“你躲在花轎里,頭巾一蓋,誰也瞧不見你,你也看不著誰,有什么好難為情的?”
“而我騎著大馬,身上披紅戴綠,走在前頭,見人還得陪著笑,做個揖,你我到底誰更丟人現眼?”
聽了明烽的話,福寶想想也是。
明烽一直都是一副君子如玉的模樣,到了那一日,著紅衣,騎大馬,身系著大紅綢花,耍寶似的轉一圈,想想那模樣便是滑稽可笑。
因此,立刻捂著嘴,癡癡的笑著。并打趣道“那一日,讓你出盡風頭,美得你吧!”
明烽聽后也不孬,反而還很配合道“你這話算是說著了,我娶了的這么一個漂亮的媳婦兒,還不還容不得我向世人宣告一番。”
明烽又道,“這個提議,原本就是我提出來的,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偏偏你腦子里就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我可沒覺著丟臉,我高興著呢!”
福寶斜眼瞟了瞟他,見明烽神情真摯,話語不似作偽,
而且聽他這么一說,福寶也覺得這件事情再正常不過,心里的那點難為情的念頭也消失了,樂滋滋地繼續準備婚事。
其實福寶就算有心準備婚事,可在這件事情上,她和明烽也壓根插不上手。
雙方的父母就跟打了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