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烽中了進士的消息,福寶在第二日就派了崔二趕往酉陽,給張家二老報信。而明烽則呆在京城等著接下來的殿試。
殿試當日,福寶心情卻有幾分激動和緊張。到比明烽這個當事人,還要心潮澎湃。
一來福寶想到明烽就要見到皇帝老子的面,忍不住心情有些激動,庶民百姓,之前可不敢想有朝一日,還能見到九五之尊,怎么能不激動。
另外想著明烽考完最后這一場,以后就真正的脫離了科舉考試的苦海,自己也不用再擔心他的身體是否能承受住,這沒完沒了的考試??倸w是圓滿大結局。
想到這些,福寶便興奮的一夜沒睡。
讓明烽也忍不住的打趣她,到底是誰要參加殿試。
反倒是明烽到比福寶想得開,反正中了進士就能當官,就算落到三甲,也好歹能混個縣太爺。
他又不是熱衷于功名之輩,做個縣太爺,身處偏僻之處,天高皇帝遠,倒也自在。
進入紫金城以后,便有鴻臚寺的官員來宣布紀律,不許喧嘩,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左顧右盼,不許直面圣顏。所以所有的貢士們都垂著頭,寂靜無聲。
皇帝很久才姍姍而來,站在高高的丹陛前,隔得遠遠地,明烽除了求偷偷打量了一眼,知道他是一名老者。至于其長相和容貌,卻并未看清。
在殿試時,明烽一邊悠閑的答卷,一邊心想這一次,算是辜負了福寶所托。就沒看清楚,皇帝到底長啥樣?
倒是一旁監考的尚書,因為離得比較近,到是看清楚了他的模樣,國字臉,身著主袍,一副威嚴,回去拿他交差,福寶定然是不滿意的。
殿試的考試條件自然要比以往所有的時候都要好,不僅有茶水喝,有軟墊坐,還有工種御膳房做的點心吃。
但畢竟在殿前,明烽不敢像之前考試那般隨意,怕出風頭。
因此和所有人一般,拘謹的吃了一些東西,便開始認真答題,不敢殿前失儀。
結果考完殿試,明烽別的感受沒有,卻是肚里一直唱空城計,餓的慌。當回家以后,明烽把自己的這種感受,如實的說出來時,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幸好大家是知道明烽是有真才實學的,那不然還以為他真是一個吃貨。參加考試,只想著混一個肚兒飽。
過了幾日,明烽去國子監領了進士服,要準備去參加金殿傳臚。
傳爐之日,也就是殿試放榜,需要確定名次,授官以后,自己就不是士子,而是官員,那算是正式一步踏入了官場。
這一日,殿試前十名得到了皇帝的單獨照見,明烽終于完成了福寶所托,看清楚了皇帝的長相。
明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文章優秀,還是因為長得還行,也許兩者都有吧。他沒想出風頭的,居然得了個第三名,也就是所謂的探花郎。
狀元、榜眼和探花,不用參加庶吉士的考試,都是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的,
相比于其他同窗,不管是內任還是外放。不管是去遠處做知縣老爺或者是先觀政。明烽則是過兩日直接去翰林院報道,日子清閑,他確實很生歡喜。
而且翰林院是個清高的衙門,每三年的狀元,榜眼,探花不計其數,因此這里也是最出人才的地方。就算你在這里混日子,但你的同窗好友們,都是將來儲相的人選。
因此不管是否有出息,人脈卻很強,很少有人敢造次。
明烽在翰林院報到入職后,反倒是比眼高于頂的狀元和長相平平榜眼。要受歡迎一些。
首先,人家站在那里就玉樹臨風,任何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總歸還是喜歡美好的事物。明烽的長相便是占了很大的優勢。
此外,明烽不追逐名利,淡泊榮華富貴,整個人顯得很清雅、平穩。
謙遜的模樣因此很得前輩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