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
“干爹!”
“老祖宗!”
“……”
王承恩大步流星地走著,反正步子邁得再大,也不會扯著淡。一路之上,聽著各種帶著恭敬的招呼聲,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只是一天不到的時間,自己竟然就成了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兼東廠提督,成為大明朝宮內(nèi)的第一人,這番機遇,真是如同做夢了一般!
宦官收干兒子,這是宮內(nèi)的傳統(tǒng)。就是在低層宦官中挑選表現(xiàn)不錯,值得培養(yǎng)的收為干兒子,這樣在將來,就可以靠提拔的干兒子養(yǎng)老。然而,如今的王承恩,他卻知道自己其實壓根就不需要靠這些干兒子什么的來養(yǎng)老了。
想起這點,他真得想叫張明偉為干爹。正是因為張明偉的到來,讓他在大明現(xiàn)任和將來的皇帝那里,得到了別人不可能得到的信任。只要自己不做對不起皇帝的事情,這輩子就絕對是無憂的。
這么想著,王承恩就立刻問道“他怎么樣?”
他的手下,自然知道他問得是誰,其中一個名叫王二彪的宦官,連忙回答道“干爹,在里間牢房看押著,擺譜著呢,兒子看到他就來氣!”
王承恩聽了,心中不由得冷笑一聲,真以為他還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又或者,等皇上氣消了,就又會起用他?
要是普通情況的話,等皇帝怒氣過去之后,一般都會念舊的,就算不會官復(fù)原職,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也就是說,所謂的敲打一番后會繼續(xù)用。
這么想著,只是一會功夫,王承恩就到了里間牢房。
這里戒備森嚴,都是他的親信把守。
而王德化就盤膝坐在床上,猶如老僧入定,一言不發(fā),一動不動,只是眼睛看著跨入牢房內(nèi)的王承恩,并沒有任何討好的意思。
王承恩見了,就冷眼盯著他,也沒有立刻開口說話的意思。就這樣,兩人對視了好長一會。
最終,還是王德化先開口了,一臉從容不迫,渾然沒有在崇禎皇帝面前痛哭流涕的樣子,只不過是帶著疑惑問道“那人是誰?”
王承恩一聽就知道他問得是誰,不過他沒必要回答王德化,也不想回答他,便冷喝一聲道“咱家勸你還是把心思放在招供上面,免得動粗就不好了?!?
一聽這話,王德化卻是揮手彈了彈身上可能有的灰塵,然后冷笑一聲道“我是敢招供,你敢呈送御覽么?”
說這話的時候,看他樣子,好像算定王承恩不敢呈送御覽。
沒等王承恩回答,他就又換了好一點的口氣說道“這樣吧,我上繳五萬兩白銀,另外再分你五萬兩,皇上那邊,再替我說幾句好話,這份人情,我就記下了?!?
說到這里,他提高了一點嗓門,語重心長地勸道“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我們這些在宮里做奴婢的,指不定哪天都會有我這樣的倒霉遭遇,凡事留一線,將來才能善終。魏忠賢是個例子,曹公公又是個例子。是不是?”
魏忠賢極得天啟皇帝信任,但做事狠毒,甚至把他干爹都干掉了,最終的下場,就是天啟皇帝死后自己也落得死于非命的下場。
而曹化淳同樣很得崇禎皇帝信任,但這么多年來,和宮內(nèi)的關(guān)系,還有和外廷官員之間,一直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和光同塵,于是,他就能告老還鄉(xiāng),養(yǎng)老去了。
王德化是老人,而王承恩是崛起才不久的新人,他就用這兩個例子來提醒王承恩,做事不要太過分了!
還真別說,如果真是一般情況的話,王承恩還真有可能被他說動。但是,此時,王承恩卻只是冷笑一聲道“說夠了沒有?”
這話,讓王德化聽得一愣什么意思?這個王承恩不是很聰明的一個人么,難道聽不懂自己的話?
想到這里,他盯著王承恩的眼睛,緩緩地問道“你真想學(xué)魏忠賢?”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