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一聽,不由得有點好奇,連忙問道“先生,是誰在搗鬼?”
張明偉聽了,并沒有馬上答復(fù),反而對她們說道“把周文鎮(zhèn)的消息先翻下,就翻有關(guān)晉商的消息。”
這話一出口,朱媺娖自然就明白了,先生估計是猜晉商在搗鬼。于是,她和費珍娥連忙去了另外一堆資料中翻看。
一頓查看之后,果然,朱媺娖用手指著其中一些內(nèi)容對張明偉說道“先生請看,這些晉商果然是在收購糧食,還運回山西去了。”
“我這里也有,晉商不止是從京師這邊收購了糧食的!”費珍娥也翻到了一些資料,連忙跟著稟告道。
隨后,她們倆都把有關(guān)的資料給念了念。讀完之后,費珍娥有點好奇地問道“這些晉商要這么多糧食干什么?囤積奇居么?”
這種時候,把糧食收購了都囤積起來,等到糧價再漲高了賣,賺取更多的錢。類似這樣的事情,對作為宮女的她來說,自然是聽說過的。
也因此,商人的口碑一般都不是很好。因為他們追逐利潤,自然是越大越好,很少有商人知道做慈善來改變這種世人的印象。
朱媺娖知道地更多一點,聽到費珍娥的話之后,有點不大肯定地問張明偉道“先生,這些晉商收集糧食,該不會是要賣到遼東去吧?”
費珍娥一聽,頓時有點愕然賣到遼東去?
張明偉聽了點點頭,表情嚴肅地說道“松錦之戰(zhàn),建虜用得是圍困之法,且是類似舉國兵力的行動,而后又沒有什么繳獲,戰(zhàn)事需要,當初他們是把朝廷官軍的糧草都給燒了的。因此,他們應(yīng)該是物資急缺,特別是糧食,更是急需,而那奴酋皇太極是個有能力的人,自然不會吝惜錢財,反正他們都是搶來的錢,花出去也不心疼。”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帶著一點恨意說道“那些晉商自然明白這點,或者是建虜早就告知晉商。因此,他們才不顧關(guān)內(nèi)同樣急需糧食,無視關(guān)內(nèi)百姓被餓死,也想著把糧食賣到更高價的遼東去!”
聽到這話,朱媺娖恍然大悟地說道“正是因為這些晉商經(jīng)常解決遼東建虜?shù)倪@些大麻煩,所以他們才被封為八大皇商?”
后世的歷史,她是知道一點的,因此聯(lián)系了起來。
“沒錯!”張明偉聽了,肯定地點點頭說道,“如果只是一般的買賣,絕對不會被特意封為八大皇商的!他們不但賣糧食給遼東建虜,其他遼東建虜急缺之物,肯定也在他們的倒賣之例。甚至還包括關(guān)內(nèi)的各種消息!”
費珍娥對于這些話,雖然不是聽得很懂,比如八大皇商是什么情況,可大概情況卻是明白的。頓時,她也怒聲說道“老爺,難道他們眼里就只有錢么?”
“說對了,他們眼里還真得只有錢!”張明偉聽了,用手一指她,當即點頭地說道“商人重利,最是容易被利益驅(qū)逐!因此,以后我會建議皇上鼓勵小商人做買賣,卻要限制大商人的膨脹。”
說到這里,他又對面前兩人說道“你們再查下有關(guān)各地鐵器的消息看看。”
說完之后,張明偉就自己沉思了起來。
如果是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晉商的事情,那么很可能就陷在迷霧之中,并不能從這么多事情中抽絲剝繭,查到晉商的通虜行為。
不過,張明偉作為后世的人,已經(jīng)知道結(jié)果,反而反著來推論,很多事情都很好解決了。比如,他讓人檢測糧價和鐵器買賣,便一下查到了晉商在干這些事情。要是別的人話,不止一處晉商干這些事情,也不大可能聯(lián)想起來是他們在集體通虜。
而如今,可以說張明偉又是大明最有權(quán)勢的人,掌握的權(quán)力之大,是其他人都無法相比的。他要對付那些還蒙在鼓里,并不知道自己被盯上的晉商,自然就要容易多了。
這糧食鐵器的檢測是一個手段,之前讓周文鎮(zhèn)的羅祖教去山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