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正月十五日,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流賊攻下明中都鳳陽。毀皇陵樓殿,焚龍興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明中都留守朱國相及官兵幾千人。
這個事件的發生,導致一大堆文官武將被殺,崇禎皇帝也下了第一道罪己詔。
隨后,崇禎皇帝便調派了他手中最能打的將領,保護皇陵不再被流賊毀壞。就是由宦官盧九德領軍,麾下兩個大將,一個是黃得功,另外一個劉良佐。這其中,自然是以黃得功最為有名,戰功赫赫。
在李來亨領兵踏上海船的差不多時間,遠在鳳陽府這邊的劉良佐,卻在自己的后衙,一邊喝酒一邊大罵。
“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是人干得事情么?”
“他娘的,逼得老子急了,反他娘的!”
“……”
這個劉良佐,最為有名的戰事有兩次,一次是崇禎十年曹操羅汝才手下搖天動帶軍五萬,號稱二十五萬強攻鄖陽。劉良佐救援鄖陽,打得搖天動全軍覆沒。
另外一次更有名,不過在這個位面沒有發生。按照原本歷史發展的話,就是已經投降建虜的劉良佐攻打江陰,八十一日才打下閻應元據守的江陰,屠殺了滿城百姓!
此時,聽到他這些話,陪同他一起喝酒的兒子劉澤涵一聽,頓時大驚,連忙勸道“父親大人,慎言,慎言啊!”
在最開始的時候,朝廷斬殺臨陣脫逃的王樸、賀人龍等人,嚴明軍紀之時,劉良佐并不當回事,甚至也私底下發過牢騷,朝廷不給軍餉錢糧,這仗怎么打?軍紀怎么嚴肅?真要逼急了,看最后到底是朝廷急還是誰急!
后來,他又聽到消息說,左良玉連同總督侯恂要清君側,這等于是造反。那一天,他是開懷暢飲,很是幸災樂禍了一番。
左良玉這么鬧,他是最喜歡看到了。鬧成功,以后朝廷就不可能再制約手握軍權的武將,對他有利;鬧僵持,最終失敗了,那也沒什么,至少讓朝廷知道,沒事不要對他們這些手握軍權的武將瞎比比,要不然,逼反了誰負責?
然而,他卻沒想到,左良玉才喊出清君側呢,就被朝廷一戰而定,至今和侯恂兩人下落不明。這個消息,讓他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一開始他以為是兵部尚書閔洪學領兵,后來聽說是最近權勢滔天的興國公領兵,竟然有這個本事,一戰而定實力比他還雄厚一些的左良玉。
自從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劉良佐還真是老實了不少,約束他的手下不得擾民。
可是,情況也確實是存在的。朝廷給他的軍餉糧草都很有限。沒有錢糧,他手下人要鬧啊!
為此,劉良佐找了盧九德。
從盧九德那得來的答復,說朝廷那邊有旨意,要他這邊據實上報真實兵力,不得吃空餉,不得濫竽充數,就按規定兵力。如此,朝廷那邊才會發放對應的軍餉。
這個事情,就讓劉良佐又惱火了。
這些年來和流賊的交戰,誰還在意之前是怎么規定的,都是養一群家丁,然后盡可能地擴編炮灰,再從炮灰中選出一些能戰之卒充實家丁。
而所謂的家丁,那是不在兵部名冊上,屬于劉良佐私兵來的。朝廷的意思,也就是要他把這個私兵充公,不再用朝廷的錢來給將領養私兵。
這種事情,劉良佐當然不愿意的。不止是他,其他將領,其實也都一樣,誰都不愿意!
不過張明偉的手下,主要是京營,也就是勇衛營擴編而成。
在目前朝廷官軍中,也只有當初新編的勇衛營,才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隊,軍卒名單都是在名冊上,只屬于皇帝的親軍。
而吳三桂、白廣恩等人,他們原本其實也是以家丁這種來打仗的。不過松錦之戰全軍覆沒,新領的軍隊,是從遼東內撤軍民中挑選出來的,同樣屬于正規軍隊,沒有家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