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進而虎視中原,問鼎天下的可能變得無限大。
想到這些,代善就忍不住會笑。
不過,這種對于美好愿望的期待,就被遼陽來的急報給打碎了。
“什么?”代善也是一臉不可思,根本沒法相信遼陽城外竟然出現(xiàn)了明軍!
為此,他不但把班布爾善的急報中的印信看了又看,核實了又核實,對于信使,那也是問了又問,才相信這個消息應該是真的。
于是,他立刻召集在盛京的其他建虜大小頭目議事。
才把事情一說,這議事堂內(nèi)就“轟”地一聲,鬧成了一片。
在座的每個人,不管是建虜韃子,還是那些漢奸走狗,沒人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就感覺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要來得稀罕。
明國都把遼東軍民撤回關內(nèi),甚至都放棄了寧遠,怎么可能說打到遼陽就打到遼陽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來自遼陽的急報又到了。
這一次,是班布爾善的緊急求援,說明軍先期到達的騎軍都已經(jīng)有上萬騎了。
這種事情,是沒法開玩笑的。
頓時,剛才還亂哄哄的議事堂,一下子就變得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臉上,全都露著不可思議的神情,但是,偏偏這個事情又是真的!
范文程的位置被洪承疇取代,沒能被皇太極帶在身邊,留在了沈陽。他是第一個回過神來,立刻就向代善建議道“哪怕明軍后續(xù)沒有大軍開到,光是上萬騎軍,就已經(jīng)非同小可了。此事十萬火急,須得立刻稟明萬歲主子爺!”
在這個時代,對付騎軍,就只能是騎軍。
而如今大清的騎軍,都被皇太極帶走了。
代善也不敢承擔這個責任,萬一真得是明國大軍打過來了,那后果不堪設想。
此事的他,也沒時間去追究,這明軍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是不是寧遠、錦州都失陷了?
總之,此時的他,立刻做出決定,立刻八百里加急,派出使者去追皇太極,稟明這個情況。
隨后,他緊急傳下軍令,立刻調(diào)兵遣將,在留夠盛京防御的前提下,要湊集人馬去救援遼陽。
隨著這個軍令傳下,沈陽城內(nèi)的歡聲笑語,就猶如被人掐住了脖子,一下就沒了。
一向被壓著打的明國大軍,為什么會突然反攻,還攻到了遼陽,這個事情是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的。
不過他們也沒法去想,建虜?shù)能婈犝偌?,那是幾乎涉及到每家每戶的。沒辦法,誰讓他們?nèi)丝谏倌兀?
各家各戶一邊出男丁開始緊急結合,一邊是往城里跑,畢竟誰知道戰(zhàn)事最終會怎么樣,連明軍突然攻打遼陽的事情都發(fā)生了,萬一明軍出現(xiàn)在盛京,那也不稀罕。
這種時候,躲在城里最重要了。
祖大壽并沒有被代善招去開軍議,甚至都沒有收到要出征的軍令,因為他有逃回明國的前科。
因此,祖大壽是別人都知道了,盛京城內(nèi)鬧開了,他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
頓時,他也傻眼了。
如果說朝廷那邊在集結重兵準備攻打遼東的話,他收到的吳三桂信中,肯定會有提示。這么大的軍事行動,不可能瞞住邊關將領的。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會是什么?上萬騎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數(shù)目。
想破腦袋,祖大壽也想不明白,這朝廷官軍攻打遼陽,到底是怎么回事?
隱隱地,直覺告訴他,這很可能是和吳三桂在信中提及的那個突然之間崛起的,權勢滔天的興國公有關。
但是,他還是想不明白,那個興國公到底是有什么能耐,總不可能是撒豆成兵的道術,才會讓朝廷在剛松錦大敗之后就立刻集結了重兵反攻到了遼陽吧?
不過他雖然想不明白,卻不妨礙他開心地喝酒慶祝。然后,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