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廣恩一聽,面露慚愧之色,不過可能是有點不甘心吧,他又撓撓后腦勺,露出一點嬉皮笑臉的樣子,對張明偉說道“要是不繼續往南打,我們只控制建昌衛這塊地方的話,都不用勞動國公大駕的!”
跟隨興國公的日子久了,他便知道國公這個人比較隨和。只要國公是閑聊的那種,一般不會對屬下有什么特別要求的。
因此,他便還是解釋了一句。
在說完之后,偷看了一眼國公臉色,白廣恩便又補充說明道“建昌衛這邊已經被末將攻下,雖然這里的百姓桀驁不馴,但大軍駐扎在這里,時間久了,還怕他們不會就范!至于那些叛軍,他們敢下山試試!”
建昌衛,也就是后世的西昌,這里是四川的第二大平原,屬于川西高原的安寧河平原腹地。可以說,蜀地西南這邊,就數這里土地肥沃,是個糧倉來的。
原本這里是建昌衛,但左良玉打進四川的時候,就占據了這里,并和周邊的土司結盟。但他在成都那邊一戰,實力大減,逃到這里之后,也擋不住白廣恩所部朝廷官軍,剛剛讓出了建昌城沒多久。
不過只要出了平原,優勢就不在朝廷官軍這邊。白廣恩幾次想繼續南下,都被打了回來。
并且,建昌城內,留下的百姓中,大多數都是少數民族的,不服管教,民風彪悍,而聽話的那些,都被左良玉等人給帶走的。
在之前的土司領地所采用的策略,在這邊并不管用。你給這些人說也沒用,因為他們聽不懂。當然,有可能是有聽得懂的,但都裝聽不懂。
此時,張明偉聽了白廣恩的話之后,搖搖頭道“這次進攻,至少要到馬喇司那邊,因為那里有一個非常大的鐵礦。這也要求,這附近的地方,必須長治久安,這一點,是沒得商量的!”
一聽這話,白廣恩頓時傻眼,那么偏僻的地方竟然會有非常大的鐵礦?
如果真有非常大的鐵礦,那就沒什么話好說了。朝廷估計不管損失多少兵力,都會把那些地方拿下的。
這么一想,白廣恩的腦海中立刻閃過一個念頭,不過一想興國公的為人,就感覺這個想法似乎不會被國公喜歡,就有點猶豫了。
張明偉看他的臉色便知道什么情況,就微笑著說道“如今只是討論說事而已,你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便是。”
聽到這話,白廣恩還是猶豫了一會,不過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說道“國公,既然是一個非常大的鐵礦,那不如把這些不服王化的化外之民全都抓了。末將也會全力進剿,不服的全抓,如此一來,不但能減少頑抗之敵,還能把這些化外之民都抓去挖礦,死了拉倒,算是一舉二得的事情。”
他的這種想法,估計是這個時代會比較普遍的想法。
一直以來,大明西南的沖突和反叛此起彼伏,就是因為朝廷壓根沒把這里的人真正當大明百姓看待。
按照白廣恩的這種提議,真要做的話,在朝廷勢大,比如眼下如日中天的時候,那絕對沒有問題。可是,一旦朝廷力量有所減弱,比如抽調兵力進入云貴剿賊,或者把兵力拉去遼東等等,那這里很可能就又會亂起來的。
除非在某一個地方,真得是殺絕了。要不然,強壓是不可能長治久安,也就是所謂哪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
因此,張明偉毫不猶豫地否掉了白廣恩的這個提議,對他語重心長地說道“這里一直是大明的領土,這里的百姓,自然也是皇上的子民。以前是土司管轄,如今要歸于朝廷直轄。他們和中原的百姓一樣,不能區別對待。”
國公說什么,那自然是什么了!
白廣恩聽了,不敢反駁,只能點頭稱是。心中卻是在想著,這話誰都能說,可真要做起來,那也太難了啊!自己倒要瞧瞧,國公到底怎么做,才能在左良玉等叛軍的搗亂下,收服這些桀驁不馴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