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左懋第所說的會連累張明偉的意思,并不是說眼下。
就眼下這個時候來說,崇禎皇帝的信任,千古未有。而且張明偉的手中,還掌握著大明最為精銳的軍隊之一。他孔家有什么本錢,能影響到他!
左懋第所擔心的是,孔家的影響,在于讀書人中,在于文官中。
當然,一個,兩個文官什么的,也不可能影響到興國公。但是,數量多了的話,在于未來某個時候,那就不一定的。
換句話就是說,興國公決定要拔除孔家,那么就要有準備地拔除孔家,不留后遺癥的那種。
要做到這一點的話,左懋第覺得興國公親自去做,反而能放心一些吧!
他之所以這么想,說明左懋第并不迂腐,雖然尊重孔圣,卻沒有把他后人當作孔圣一樣對待。
剛才張明偉的一番話,也讓他非常地敬佩。這種想法,估計孔圣都不會有!
思想境界高的人,能做別人所做不到的事情,都會讓人敬佩,這一點,古今都是一樣。
此時,張明偉也聽出了左懋第在擔心什么,便微微一笑說道:“你放心好了,王二彪王公公絕對不是無腦之人。就眼下來說,如果真要有人對朝廷打擊孔家而反攻倒算的,那么王二彪必定首當其沖,他不會不為自己考慮的。雖然我沒有明說,但是王公公想必也不會放過孔家。因此,我去與不去,都是一樣。”
左懋第聽到這話,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反正大帳內沒有外人,便看向張明偉,低聲問道:“國公的意思,就算出事的話,也可以讓王二彪頂罪?”
換句話來說,就是王二彪可當棄子!
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不錯。如果幫孔家說話的人多,來勢洶洶,不好安撫的話,就丟個人出去,這個王二彪就是合適人選了。
左懋第并沒有幼稚到,所謂的幫孔家說話的人,就是真心要幫孔家說話的。朝堂之上,派系林立,明爭暗斗,很多時候,只是需要一個理由而已,便能群起而攻之。
比如,一旦興國公失勢,朝堂上想要興國公死的人,就算他們對孔家也恨之入骨,在表面上,也都會義憤填膺地為孔家出頭,從而可以名正言順地對興國公喊打喊殺。
當然了,這個只是一個例子,基本上來說,在這崇禎朝,針對興國公出現這樣情況的可能性很小。
之前的時候,倒是出現過。但都被皇上給收拾了,如今興國公的權勢更大,至少明面上,已經看不到有直接反對興國公的人了。
張明偉聽到左懋第的猜測,當即搖頭道:“我從沒想過,要把誰當棄子,只是就事論事。如果因為要逃避自己的責任,從而把一心辦事的人推出去替自己擔責,這種事情,我做不出來的。”
事實上,如果一個人手中的王牌夠多,也可以做到這點,不用把別人當棄子!
左懋第聽了,稍微凝視了一下興國公,沒發現有任何說說而已的跡象,心中便萬分佩服,這就是擔當!
于是,他便忽然對張明偉說道:“能和國公同朝為官,實在下官之福分也!”
可不是,他同樣是被張明偉舉薦,才成了大明監察機關的一把手。
當然了,左懋第說這話的意思,還有剛才聽張明偉所說得感慨在內。
這不,就聽他又補充說道:“國公倡導之新政,下官必定是全力以赴,定要爭取早日在山東全部實施!”
張明偉所推行的新政,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和地方豪強爭奪利益。
這個地方豪強,包括了藩王等強勢的群體。甚至可以說,還和執行新政的官員本身,也會有沖突。
因為古代可不是免費的義務教育,一個人要想靠讀書讀出頭,連續闖關成為朝廷官員的話,出身基本上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