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聽張明偉對崇禎皇帝說道“我們大明所開采的銀子有限,大部分來自于倭國和西夷。有了大量的銀兩之后,才有了所有賦稅都折算成銀子的做法。這種做法,好處我不說了。壞處,就是如果銀子不足以支撐大明之用時,便是極大的禍害!”
崇禎皇帝聽了眉頭一皺,正待問話時,張明偉已經(jīng)搶先一步說道“就大明目前來說,銀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因為銀子大都是海外流入,因此多在沿海地區(qū)為多。而西北等地,銀子就少。可朝廷規(guī)定必須以銀子來收取賦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戶人家,本來交一石米給官府就可以了。但是,因為朝廷不收米而要銀子來代替。那么這戶人家便只有先把米賣掉,換成銀子才能交。然而,收獲的季節(jié)都是差不多,一起賣米,那必然會造成米賤。原本交一石米的,可能要賣掉一石半才能交完朝廷賦稅。”
“這種情況,如果在西北等地銀子少的地方,就更為突出,因為銀子稀少而便貴,一戶人家就有可能需要比原本多付出一倍的米才能交完朝廷賦稅!”
說到這里,張明偉嚴肅地說道“西北等地,原本就窮,反而要付出更多的賦稅,這會逼得多少百姓餓肚子?西北民變嚴重,這就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這個角度,是朝堂上的這些人,包括崇禎皇帝都沒有想過的。
一直以來,他們都認為,西北民變,那是因為天災的原因。
可如今按照興國公這么一說,似乎確實是有道理的。這個認識,就讓他們震驚了。
張明偉還沒說完,繼續(xù)說道“如果銀子用于流通,那還好。可普通百姓家中,是不可能有銀子。那些銀子,都是在有錢人手中。他們平常時候,也不會用銀子來買賣,多是藏于家中,并不會流通。如此一來,市面上的銀子,就更加少了。這也就是說,銀價會更貴!這種情況,就又加劇了之前的那種現(xiàn)象!”
堵胤錫聽到這里,便開口說道“似乎我大明的銀價,確實是沿海兌換銅錢的比例要少于西北地區(qū)!”
崇禎皇帝聽了,便轉(zhuǎn)頭看了他一眼,并沒有說話,臉色變得有點嚴峻。
張明偉掃視了他們一眼,又繼續(xù)說道“從萬歷末年開始,西夷各國開始大規(guī)模打仗,本質(zhì)上是爭奪他們那邊的霸權,就像我們以前的春秋戰(zhàn)國一樣。西班牙是以前的霸主之一,已經(jīng)在走下坡路,戰(zhàn)事開始之后,就需要極大的資金去支援本國。因此,他們國王便下令海外的白銀,全部運往西班牙。如此一來,流入我大明的銀子便急劇減少。”
說到這里,他又一指東邊方向道“還有倭國,如今是德川幕府掌權,也封鎖了倭島,和我大明的貿(mào)易也是一下減少。從倭國流入我大明的銀子,也急劇減少!”
頓了頓,張明偉嘆了口氣說道“兩大白銀的主要輸入渠道都斷了,這讓大明的銀子更是稀缺,銀價更高。按我剛才所說,便又極大地傷害了普通百姓。當大批的普通百姓交不起賦稅時,便助長了天災的威力。如果再加上官吏腐敗的話,百姓沒有了活路……”
說到這里,他便不說了,因為在場的這些人,都已經(jīng)體驗過了百姓沒有活路是什么樣的情況。
在張明偉說完之后,現(xiàn)場很是安靜,所有人都在認真地思考他的這番話。
這個角度,這種觀點,他們真得是聞所未聞!
良久之后,崇禎皇帝才感慨地說道“要想讓百姓安居樂業(yè),過上好日子,真得是不容易啊!”
“是啊,只是一個銀子的事情,竟然個中有如此多的內(nèi)情!”都察院左都御史左懋第也跟著附和道,“今日聞之,真是大開眼界了!”
堵胤錫看著興國公,非常欽佩地說道“國公真是太博學了,連倭國,甚至西夷的事情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古人又云,人力有時而窮,可這話在國公這邊,卻是不合用。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