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原則上是民不告官不究,但是,一旦被告了,利息超過朝廷規定的利息,那么官府就會出頭,不但宣布高利貸無效,且要沒收本金,也就是說,只要你敢借出高利貸,就要做好血本無歸的打算。
當然了,低于朝廷規定利息,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除了高利貸的這個群體在這次變革中利益受損之外,還有開錢莊的,利益也同樣受損,并且是最大的。
不但沒法繼續開錢莊,要去財政司那申請審批通過之后才可以再開之外,最為要命的是,還必須給大明中央銀行繳付一筆押金。
這項規定之下,很多錢莊都選擇了不開。只有實力雄厚的那些錢莊,才有可能再開。對此,民間錢莊愛開不開,隨便,對于國計民生并沒有太大影響,反正是有大明中央銀行在行使錢莊職能。
當然了,也有人說,朝廷這是與民爭利,還利用權力排擠同行,是與民爭利中最為可恥的一種。
對此,《明報》上就有署名中原五白的點評員,專門點評了這一個觀點。
很簡單的一點,就是有大明中央銀行和沒有大明中央銀行進行對比,是民更受惠呢還是說損害了民的利?
何為民?天下百姓謂之民!普通大眾為之民!相對這個來說,個別人能代表民了?
惠及天下百姓而損及個別人的利益,這叫做與民爭利?
把所謂的“民”,這個挑開了說,接下來的事情,都不用官府再下場去辯論,受惠的人屁股自然坐在自己這邊,一人一口水都能淹死那些膽敢說朝廷這是與民爭利的人!
因此,有關這錢莊的事情,其實根本無法引起大部分人的注意。
絕大部分人的關注點,都是在關注新發行的錢幣,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因為大明寶鈔的原因,就有那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擔心,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哪怕朝廷有規定,給了五年期限,現有貨幣和即將發行的貨幣能并存,可是,他們終歸還是擔心的。如果新的貨幣如同大明寶鈔一樣的話,五年之后怎么辦?
為此,在朝廷發放俸祿的第一天,很多人都跑去大明中央銀行那邊看情況。
說起來也是慚愧,因為趕時間,大明中央銀行還沒有自己的衙門。
然后呢,是從戶部這邊開了一個側門來對外營業。
作為掌管財政司的戶部中侍郎方孔炤,這些天來一直忙得不可開交。
新衙門的成立,事情太多,錢幣的印制,也是要趕工。朝廷在京官員那么多人,又要新開戶頭,準備錢幣,壓根忙不過來。
除此之外,還要接受興國公的培訓,給他講解財政司和大明中央銀行的有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等等。
還有他的手下,也都是第一次經歷這些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兩眼一抹黑。
不過,方孔炤雖然累死,可還是快樂的!
最后,基于一切都是草創,沒辦法之下,只能規定在京五品以上官員,才發放新的錢幣。要不然,真得忙不過來。
張明偉為了這開門大吉,同樣非常忙碌。因為這些事情,他是總設計師,幾乎方方面面,都是他在手把手教的,甚至都包括怎么開戶,需要提供那些信息,怎么記賬,怎么對賬等等。
虧了他在后世的崇禎專業戶是兼職而已,本職工作是做銀行開發的程序員,年頭上來之后,便是架構師。對于銀行方面的業務和歷史,都算是比較熟悉的。
對于這個從未有過的事情,崇禎皇帝也是非常關注的。
因為根據張明偉那邊聽來的道理,就是大明的富足與否,這個銀行體系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此,這大明中央銀行正式開業這天,也就是百官領取俸祿的這一天,崇禎皇帝親自擺駕到了戶部這邊。
不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