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濟爾哈朗一聽,坐都坐不住了,立刻站起來確認道,“明國水師大規模開往遼東了?”
“千真萬確!”探馬急切地稟告道,“至少七八百艘,往遼河口或者蓋州去的!”
濟爾哈朗聽了,眉頭緊鎖,立刻再問道“可有查探明國戰船的吃水線有多深?”
以前的時候,他們對水師一無所知,不過后來好歹是擁有過一支水師,雖然已經團滅,但是也知道了一點有關水師的常識。
比如說,如果船的吃水線很深,那就說明船上運送了很多東西,很重,吃水線才會深。反之,說明船是空的,或者運送的東西很輕。
“回主子,奴才們全部核查過,明國的那些船只,吃水線都很深,以至于他們都不敢往大海深處去!”探馬立刻回答道。
濟爾哈朗一聽,就有點想不明白了。
看這個架勢,明軍應該時候要大規模進攻遼東腹地,進攻海州或者蓋州都是可能的。
但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這個時候,明國不是已經派了至少兩萬騎軍去了草原打蒙古各部族。如果明國真得要大規模進攻遼東腹地的話,他們腦子有病才這么分兵?
換句話說,是不是這支明國水師其實是虛兵之計,目的就是要吸引大清的注意,以便能掩護草原上的明國騎軍安全?
濟爾哈朗考慮了一會,覺得這種可能性極大。
然而,如果要他不管明國水師的話,他又做不到!
萬一,萬一呢!
明國騎軍在草原上鬧出的動靜才是虛,其實就是為了掩護明國其他軍隊從海上對遼東腹地發起進攻!
這么一來的話,錦州這邊要是派兵去草原了,遼東腹地被襲擊而無法及時增援,這問題就大了啊!
雖然覺得明國分了兩萬騎軍去草原,好像非常地不理智。
但是,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似乎也能說得過去。
明國如果真從海上突襲遼東的話,絕對不會深入遼東腹地,很可能會先拿下蓋州或者海州,鞏固了優勢之后再圖謀進攻大清其他地方。這么一來的話,騎兵其實并沒有多大用處,關鍵還是步軍能打下城,守住城就可以了!
至于要說明國分兵這點,誰知道明國如今國內是個什么情況,地大物博之下,再湊個十來萬明軍都是可以的。
這么想著,濟爾哈朗就糾結了!
怎么辦?
他的手下全都在看著他,等他下令,是繼續去草原呢還是趕回遼河口那邊去增援?
就濟爾哈朗自己猜測,覺得明軍的主要目的,還是在草原上。因為那個祖大壽逃回去了,肯定知道草原各部如今正虛弱著,剛好是明軍進攻的好時候。
然而,濟爾哈朗也不敢賭啊!萬一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那判斷錯了就問題大了!
想到可能的后果,如果猜錯了草原這邊,那草原蒙古各部會遭受重大的損失;如果猜錯了明國水師這邊,那遼東腹地就有危險。
想到這里,濟爾哈朗便已經有決定了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能先緊著大清這邊了!
于是,他便立刻下令,集結起來的騎軍立刻出發前往廣寧中左所待命,看明國水師是不是真去遼河口那邊登陸?只要有這個意思,騎軍便能用最快的速度趕過去。
與此同時,他自然也向那邊派出快馬傳訊,讓那邊嚴加戒備。
至于草原那邊,就只能當不知道了!
……………………
大明山海關水師,連綿的戰船,一路沿著海岸線往遼東腹地而去。統領水師的顧三麻子就在旗艦甲板上,坐在一條太師椅上,用望遠鏡看著海邊的建虜驚詫奔走的情形,嘴角便露出了冷笑。
蠻夷就是蠻夷,被自己耍得團團轉!等回頭到了遼河口,估計這些建虜會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