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偉要做得改進,總結來說,其實也就是在宋應星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細節上的改造而已。例如使用焦煤,就能有效減少磷、硫對鐵質的滲透,并且加入石灰石更能減少鋼鐵中的磷、硫。
裝設蓄熱室以節省燃料,最后在后端處理的部份加上數十部水力鍛錘進行大規模鍛打加工而已。
經過這么處理的鋼鐵質量,絕對會比原來飛躍一個層次。
不過這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的話,還是有不少細節要處理的。比如說爐壁的酸堿度,一般來說,都是酸性,必須要改為中性或者堿性才好。
這些事情,如果張明偉只是交代下去的話,估計不少人都聽不懂,還必須親自參與,并且普及這方面的知識。由此可知,普及科技學識,任重而道遠。
不過好在大明京師大學已經改制完成,其下也設立了中學和小學,分別給不同學識水平的教授新學。至于教員,就是最早那批學習過新學的人。
崇禎皇帝聽張明偉在那說著,不時點點頭,就好像聽懂了一般。聽到最后,見張明偉說完了,他便連忙說道“先生真是辛苦了啊!大明如果全部都是產出好的鋼鐵,這兵仗局的不良率和產出效率都會得到很大提高了!”
這個時代,鋼鐵的一大用途就是用于軍事。當然,民間用具也是有的。
張明偉聽了,當即笑著說道“不管怎么樣,如今百姓都在熱火朝天的工作,就為了能早日光復遼東。這個事情要想做好,我們也得從細節上去優化,去勝過建虜,減少大明將士的傷亡率!”
有優質鋼鐵的話,不管是槍膛還是炮膛,都能承受更高的爆炸力,射程自然也就能更遠了。
當然了,因為有了蒸汽機這個穩定的動力,拉膛線也比以前要輕松很多。大明的線膛燧發槍和線膛炮的比例有得到提高,射程原來就比別人的會遠得多。再從鋼鐵細節上加以改進,就更能突出這個優勢。
崇禎皇帝對于張明偉念念不忘的就是減少大明將士傷亡率這點,是非常贊賞的。因為大明將士傷亡的減少,能有效地減少財政開支。所謂開源節流,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節流!
“哦,對了!”崇禎皇帝想著,忽然想起一事,便馬上提醒道,“先生要撲在這鋼鐵質量的提高上,那也不能遲緩蒸汽船的研發進度啊!”
之前的時候,就已經提上了日程,說是要把蒸汽機應用到船上面去。
崇禎皇帝對此是非常盡心的,或者說,他對爭霸全球,讓萬邦來朝,崇禎朝勝過萬歷朝這個事情,那是非常盡心的。
而要做到這些,水師這邊就變得非常重要。
他不管是從張明偉這邊,還是從鄭芝龍那邊都獲悉,就如今而言,西夷的船和炮,比起大明的要好。
鄭芝龍也向崇禎皇帝坦言,面對西夷的戰艦,大明這邊,只能在近海給西夷設套,讓他們主動進攻。要不然,一旦到了廣闊的海面上,大明水師的戰船其實是壓根打不過西夷的。
因為沒有西夷的船快,追則追不上;甚至連火炮對轟,都沒有人家厲害,根本不好打。
這個事情,崇禎皇帝一直記在心里。他才不會滿足和西夷的海戰只在大明近海而已。海外那么遠的地方,有那么多的好東西,不可能讓給那些西夷的,那都是大明的!
因此,對于蒸汽機應用到船上面去的這件事情,他其實是非常關心的。
張明偉一聽,明白他的想法,不由得笑著說道“陛下放心好了,原有的事情,我都是有交代下去的,就是因為如此,他們做這事需要時間來驗證,我才能騰出這個時間來搞搞另外的東西。”
蒸汽機應用到船上,其實不能。一個最簡單的,就是蒸汽機帶動明輪,就能讓船跑起來。
但是,明輪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就是只能用于民用。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