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根就沒有一樣。
那些荷蘭監工回過神來,頓時一個個都連忙揮舞著皮鞭,重新抽打那些土著趕緊干活。
隨后,他們便幾個人湊著,一邊監督土著干活,一邊看著海上的情況,議論了起來。
“這些東方人是怎么想的,竟然還敢來打我們?”
“估計是惱羞成怒了吧,以為來了援軍就能來打我們,卻不想想,海上是我們的天下!”
“就是,只要不是被他們堵在港口里面,沒了縱火船的用武之地,他們怎么贏?”
總之,他們的表情一個個都很輕松。因為他們根據經驗,明國水師也就是縱火船厲害而已!
之前的幾次戰事失敗,其實都是對方縱火船厲害!
可如今,荷蘭艦隊不但戰艦比起以前要多,而且吃過縱火船的虧,如今去海上交戰,又豈會再吃縱火船的虧!
這一仗,荷蘭艦隊贏定了,明國船只,都別想靠岸!
當然了,如果他們不在海上糾纏,硬要靠岸的話,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對方船多!
可這么一來,明國人就沒有退路了。而熱蘭遮城這么堅固的城堡,明人怎么可能打得下來,最終上岸的明人,那絕對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總體來說,估計眼前的這一戰,也就是在海上打了之后,明國水師逃跑,荷蘭艦隊追擊了。
唯一有點看頭的,就是荷蘭艦隊怎么把葡萄牙的戰艦給干掉!
在他們的吃瓜看熱鬧過程中,海上雙方的艦隊越來越近了。
那些土人在這時候,也不安心干活了,寧可挨鞭子也要偷偷看上一看。特別是那些原本是明人的土人,從他們的臉上就能看出來,是非常迫切朝廷水師能打贏的。
畢竟以前在大陸的時候,雖然要交稅什么的,可至少還能當人。但是在這大員,這些紅夷從來就沒把他們當人,而是一個干活的工具而已。怎樣能多壓榨他們一點,就怎么樣來!
他們,真得是受夠這些紅夷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在大員就曾爆發了郭懷一抗荷起義。
這場反抗荷蘭人的起義,一共有四千至五千名漢人參與,約為當時大員漢人人口的四分之一。
不過雖然郭懷一部眾在人數上占有優勢,但大部分都只以鐮刀為武器,不敵荷軍的火槍,加上大員原住民大概有一千六百人為虎作倀,幫著荷蘭人殺漢人,最終這次起義被荷蘭人成功鎮壓。
而在這個位面上,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有記載的就已經有三千五百六十人了,這是向荷蘭人繳稅的人數。隨后,人數越來越多。
在這崇禎十九年之際,至少有一萬人左右了。
這次起義一共歷經十二天才結束,包括未起事的人,共有三千到四千名漢人被殺死或餓死。
此時,在岸上所有人的關注之下,大明水師和葡萄牙的聯合艦隊,終于離迎戰的荷蘭艦隊越來越近了。
卡隆見此,也終于不再那么淡定,拿起了望遠鏡開始觀察起遠方的戰事。
而其他沒有望遠鏡的人,就只能靠著肉眼在看了。
這個時候,岸上的人已經能看清,明國水師的數量確實龐大。但是他們都知道,在海上打仗,并不是戰船的數量多就能贏的。
海戰最關鍵的,還是看船跑得快不快,火炮的射程遠不遠,準不準?
而這些,所有人都是公認的,荷蘭人的戰艦跑得快,火炮射得遠,而且要更準一些。
也真是因為有這個認識,那些荷蘭人大都是輕松觀戰。而那些土人,準確地說是明人則是一個個都擔心地看著。
雙方艦隊還沒接觸,就明顯看到都開始搶占上風的有利位置。
荷蘭艦隊這邊,明顯是駕輕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