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并沒有馬上給出答復,而是在考慮了一會之后,問張明偉道:“那先生所說,賤人還是要有,這又是什么個說法?”
張明偉聽了,并沒有急著催促他下結論,耐心地解釋道:“陛下,任何時候,都有人觸犯律法,既然如此,我認為,這部分人便是賤人,可差別視之,以為他人戒!”
賤籍的由來,其實就是從賤人開始的,只是最終成為世代相傳,還延伸到了賤業而已。
張明偉說完之后,文華殿內很安靜,所有人都在考慮這些話。
他見此之下,便又補充說道:“對于這個賤人,其實就是罪囚,我想補充一點,如果其改過自新,贖罪完畢,或者說就是官判刑期到了之后,便不應再具備賤人之資,恢復良民戶籍。”
最后,張明偉補充說道:“沒有人是天生想當賤人,也沒有誰當了賤人之后,便一輩子就是賤人的。至于子孫后代,那邊更是如此。對于這點,我朝更是有許多實例證明之,陛下不妨想想,我說得這些,是也不是?”
崇禎皇帝聽到這話,看著張明偉的目光,忽然一下想了起來。
太祖皇帝以前不就是當過和尚、乞丐等等賤業,可最終卻君臨天下不是!
還有,如今大明軍中有相當多的將士,包括高級將領,甚至已經封爵的,以前不都是流賊,再論及出身的話,這其中不也很多人都是屬于賤籍的么?
可是,正是因為他們為國效力,立下了赫赫戰功,才有了大明如今的盛世繁華!
想著這些,特別是想著賤籍世襲之下的人口越來越多,崇禎皇帝便下定了決心,當即對底下臣子說道:“朕以為先生言之有理,這賤籍,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大明百姓,皆是朕之子民,朕豈能厚此薄彼,如此大的區別對待?”
堵錫等人見崇禎皇帝表態了,互相看了看,不過還沒說話,卻聽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先出列奏道:“陛下,奴婢以為,廢除賤籍,對我大明朝還有很大的好處!”
“哦?”崇禎皇帝一聽,有點意外,好奇地看著他,當即吩咐道,“大伴說來聽聽!”
就連張明偉也有點好奇,不知道王承恩有什么說法,更不用說其他人了,都是看著王承恩,等他說話。
只聽王承恩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這些賤籍之人,多是依附各地豪強,如國公所言,對于朝廷多有不滿,因此以各地豪強唯首是瞻。可要是廢除了賤籍,這些原本是賤籍之人,便會對陛下,對朝廷感恩戴德。如此一來,朝廷之策,在地方實施之時便會順利很多!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便會體現在地方稅賦方面,就更難弄虛作假!”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根據崇禎皇帝的表情,估摸了下在想什么之后,便接著說道:“據東廠所掌握信息,我們大明上報戶籍用黃冊,但許多州縣征收稅糧則用白冊,亦稱實征冊,兩不相符;更有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冊,乃至州縣長官亦不能過問。”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頓時一驚,立刻確認道:“當真?”
“奴婢可以立刻派人去東廠取相關檔案!”王承恩聽了,連忙表態道。
這種事情,一般的文官,是不會去揭開的。但是,王承恩是內廷的頭,和文官的利益不一致,此時聽到張明偉開了頭,他便有了把這個事情揭開的勇氣。
要不然的話,就算是內廷的人,也會得過且過。
在原本的歷史上,滿清雍正帝最終廢除了賤籍,其根源之一,也是因為稅收問題。
國庫空虛,他制定的幾項政策推行不利,便廢除賤籍,贏得地方上這些人的擁護,使得新政順利。
當然了,雍正帝之所以這么做,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基本盤,就是滿洲八旗。這個滿洲八旗的利益,他是一點都沒動的。包括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