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科普律魯·法奇爾·艾哈邁德震驚地一下挺直了上身,帶著怒意,再次確認道,“前鋒大敗,你們是干什么吃的?”
克里米亞信使對于這個問題,雖然有很多回答,不過表面上,卻是沒有說話,只是挨訓,這也是他來的一個目的。
法奇爾倒也沒有過多發火,因為他知道,對信使發火沒用。重要的是知道了前鋒的事情,他這邊能做出應對。
想了一會之后,他便派出了軍中除了近衛騎軍之外的其他騎軍,先一步趕去巴格達。然后,他還下令,全軍加快速度,趕往巴格達。
第二天傍晚,法奇爾所在中軍便趕到了巴格達,見到了前來迎接的克里米亞汗王穆罕默德格萊四世。很自然地,沒給好臉色。
穆罕默德格萊四世知道說什么都沒用,便自覺地講述了整個戰事的經過。當然了,他不可能實話實說。
比如,他不可能講他因為大意,沒想到明國騎軍在大兵壓境的時候,竟然還敢出城主動攻擊,因此才會在凌晨的時候被明國騎軍突襲。
他也沒有說,明國騎軍就追著他殺,以至于他壓根沒空去指揮,只是光顧著逃命了。
總之,穆罕默德格萊四世只是強調了,明國騎軍的火力非常猛,而他手下又都是冷兵器,因此才有這次的敗仗。
不過不管怎么樣,克里米亞騎兵也給予了明國騎軍大量殺傷。不這么說的話,就太丟面子了!
說完之后,他便雙手奉上了那支從戰場上繳獲(撿來)的三眼銃。
法奇爾打量著這個來自東方的火器,說實話,他也是有點吃驚的。沒想到遠東的明國人,想著用這種方式加強他們的火器威力!
如果明國騎軍都是用這種火器的話,一支火器相當于是三支火器,這火力確實會非常猛!
然而,他也立刻明銳地察覺到了這種火器的缺點,那就是射程短!
想著近衛軍步軍已經裝備了從葡萄牙那里買來的線膛燧發槍,他當即心情一松,便沒有多大在意了。
不過,法奇爾多少也有點奇怪,按理來說,明隊肯定有線膛火器,他們為什么這種火器上不用線膛呢?
他一時之間并沒有想到,騎軍的高速運動,就給了其快速接近敵人的機會。除非是加特林機槍之類的,要不然,哪怕是后膛火槍,也不可能阻止騎軍的高速推進。
這種滑膛多眼銃,其實一個槍管里面還可以多塞碎鐵渣什么的,能在短距離內形成彈幕,給敵人最大的殺傷力。而提高火力的兇猛,原本就是這槍的使命!
此時,法奇爾雖然非常不高興前鋒克里米亞騎軍首戰大敗,不過也沒有太多處置,因為克里米亞騎軍畢竟只是藩屬隊,眼前這位又是克里米亞汗國的汗王。
一旦逼迫過甚,人家就很可能拍拍屁股跑了。要想進一步責罰他們,就只有派兵攻打克里米亞汗國才行的。
再說了,克里米亞騎兵第一次遇到明隊的這種火器,會戰敗也算是情有可原。反正明隊還在巴格達城里,并沒有逃跑,那就沒事!
法奇爾的這種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在原本的歷史上,對奧斯曼帝國影響非常大的維也納之戰中,克里米亞韃靼人看到戰局不利之時,就拒絕了繼續為奧斯曼帝國賣命,從而把奧斯曼帝隊往失敗的深淵中推了一把。
此時,法奇爾心中有了決定,他反而開口安慰穆罕默德格萊四世道“此戰,非戰之罪!你們辛苦了,接下來撤向外圍警戒吧!”
穆罕默德格萊四世聽了,心中也是松了口氣,便連忙表示了感激之情后退了下去。
各路奧斯曼軍隊,圍著巴格達正在扎營,而法奇爾則站在高處,掏出單筒望遠鏡,觀察著遠處的巴格達。
這一見之下,他便皺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