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奧斯曼警戒部隊聞聲,立刻舉起了盾牌,甚至還有鋪著棉絮,用于防護鉛彈的特制大盾牌,而另外的軍卒則伸出長槍,或者火槍來開槍。
他們的這種防御方式,對于普通火槍和弓箭的話,效果絕對是可以的。大明騎軍一時半會奈何不得他們,那么后續(xù)的騎軍和步軍就會增援上來了。
可誰知,大明騎軍這邊,沖進這些寬敞的壕溝邊時,并沒有集火開槍之類,而是一隊騎卒從隊伍中閃出,往那寬敞的壕溝里丟了東西下去。
那東西一落到壕溝底下,很快就冒出濃煙和火星,隨即開始旋轉(zhuǎn)起來。
那些奧斯曼人舉著盾牌之類東西,是能防住弓箭和鉛彈,但是,這種從未見過的東西,根本就沒法防。濃煙從縫隙中噴進去,只要一呼吸,光是嗆人就夠嗆了。
下意識地,那些舉著盾牌的奧斯曼人紛紛縮回手,去捂自己的口鼻,拍打噴到頭上,臉上的火星,一時之間,亂成了一團。
如此一來,那些噴著濃煙和火星的東西便掉到了地上。就在奧斯曼人的腳下,開始旋轉(zhuǎn)并噴射濃煙和火星,立刻就引起了更大的混亂。
這種大明的火器,奧斯曼人是第一次嘗到,這就是萬人敵。
萬人敵最適合的地方就是城墻防守之類,丟到城下,敵人在城墻下面享受毒煙和火的“熏陶”,己方在城墻上頭并不會波及。
類似的,把萬人敵丟入奧斯曼人自己挖的壕溝內(nèi),效果就和守城頭差不多。因此,孫傳庭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破解奧斯曼人這種簡陋攻城之法。
這不,壕溝內(nèi)的奧斯曼人被萬人敵給熏得一團亂,誰還舉著盾牌?
明軍將士們,就在馬背上,扣響了手中的三眼銃、四眼銃、五眼銃的,這種近距離的攻擊,又是這種多眼銃最能發(fā)揮威力的。
就這么的,幾乎是隨著大明騎軍到達這邊,就解決了奧斯曼人的警戒部隊,這還不罷休,騎軍同時也開始屠殺那些挖壕溝的炮灰。
看著克里米亞韃靼騎兵快要逼近了,才呼嘯一聲回轉(zhuǎn)巴格達城內(nèi),留下了一地的尸體,濃煙未散,從壕溝里冒著,迎接了克里米亞韃靼騎兵的到來。
遠處的奧斯曼帝國統(tǒng)帥法奇爾用單筒望遠鏡看清楚了戰(zhàn)況,恨得想要摔了那單筒望遠鏡。
他很想發(fā)泄,想罵人,想處置人,可是,就這戰(zhàn)況而言,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增援,并沒有問題,這問題是出在明軍用了一種特別的火器,剛好能克制這種躲壕溝里的戰(zhàn)法!
“我就不行了!”法奇爾看著巴格達城頭上飄揚的明軍旗幟,惡狠狠地說道,“有本事,那就耗好了,看誰耗得過誰!”
隨后,他重新調(diào)整了部署,命令手下部隊挖多道平行的警戒壕溝,如果明軍攻擊最前面的那道壕溝,則后面壕溝上的部隊就可以用弓箭和火器支援,增加明軍的傷亡。
不得不說,雙方交鋒就是這樣,見招拆招,對于兩邊都是,最終要看誰棋高一著,笑到最后。
孫傳庭在看到了法奇爾的新戰(zhàn)法之后,便放棄了派兵出城的打算,沒有想著和奧斯曼人消耗兵力,哪怕是一比三的消耗比例,他也不干。
不過,如此一來,也增加了奧斯曼人挖壕溝的工程量,時間也被拖延了。
三天之后,奧斯曼人的壕溝再度挖到了離城墻不到一半弓箭射程的地方。這幾天內(nèi),守城明軍并沒有異動,這讓奧斯曼人都以為,明軍是沒有辦法,便都松了口氣。
甚至還有人向法奇爾拍馬屁,說這一招好,就看準明軍的兵力少,不敢和奧斯曼軍隊對耗,高,實在是高!
法奇爾對此,也是洋洋得意。當然了,身為奧斯曼帝國的宰相,倒也沒有膚淺地表現(xiàn)出來,只是帶著淡淡地表情,毫不在意地擺擺手,好像一點不在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