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沒想到,這一日翰林三諫之首的楊寶成來找自己,這翰林的字中有一個寶字,所以他很不客氣的稱他為大寶諫。
大寶諫堆著笑意“有一封彈劾疏奏,本官想讓給你,你久練彈劾奏疏,不如今日就寫一封,快些動筆,別讓人搶了去。”
讓別人代寫彈劾疏奏,在明朝非常常見,一般要共同彈劾一某個官員時,就會讓文筆最好的人,來主筆。
嚴成錦提防起來,無論用哪只眼睛看,他都不是文筆最好的人。
“大人要彈劾誰?”
“內閣大學士,李東陽!”大寶諫笑瞇瞇道。
果然……
嚴成錦傻眼了。
雖然說言官連皇帝都能彈劾,但李東陽,可是被太平盛世耽誤的縱橫家,口才比謝遷,只差一丟丟。
你彈劾李東陽,這不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嗎!
嚴成錦還沒反應過來,大寶諫又笑道“還有內閣首輔劉健,內閣三輔謝遷,也一并彈劾?!?
你還想團滅內閣?
我是哪里看起來像傻子嗎,會幫你主筆?
不過,翰林三諫的消息向來靈通,內閣三諫一起彈劾,必定是有大事發生。
嚴成錦想了想,平復了一下心情“不知大人,為何要彈劾內閣三公?”
大寶健憤然“內閣三人,草菅人命!建州女真請求與我朝通商,并將交還俘虜,內閣三人卻向陛下進言,不可通商,你說說,那些漢人俘虜不是命嗎,這不是草菅人命又是什么,你放心寫這奏疏,本官自會與你聯名,一起上奏。”
楊寶成之所以選嚴成錦主筆,倒不是因為他文筆好,純屬這小子最近風頭盛,又是狀元郎,就算文筆不好,也不會太差。
嚴成錦卻深思起來。
建州女真?
建州其實是個部族的稱呼,在明初的時候,建州分為三種,分別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
他們靠打獵和采人參為生,和漢人以物換物,俘虜漢人和chao鮮人替他們種糧食和采礦。
對于大明來說,建州還真不能通商。
因為在大明幾百多年中,建州就像墻頭草一樣,在大明和chao鮮、韃靼三邊示好,誰給好處就向著誰,根本養不溫順。
努爾哈赤就是從建州走出來的猛人。
這封疏奏不能寫。
大寶諫和內閣三人一比,高下立判,大寶諫是為了立功而諫,那幾百漢人的死活與帶動的蝴蝶效應相比,或許真不能通商。
“大人,可是遼東巡撫陳瑤傳回的消息?”
“咦,你怎么知道?”
是了,如今的邊塞不止請求通商那么簡單,是海西人起兵,想要攻打遼陽城,俘虜恐怕都是現抓的。
巡撫陳瑤怕朝廷怪罪,暫時隱瞞了事實!
朝廷還不知道。
事到如今,嚴成錦都開始懷疑交換俘虜,是不是陳瑤捏造出來的了。
倒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嚴成錦在思索,要不要告訴稟報弘治皇帝,應該出兵了。
想了想,便直接來到內閣。
“大人,我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東陽差點沒一口老痰氣出來“說便是?!?
嚴成錦道“方才,楊大人想要彈劾李公,下官就覺得事有蹊蹺,建州若真想通商,為表誠意,應該派使臣來朝廷言和才是,連韃靼人想要鐵器,都敢來我大明京城,朝貢國都知道,我大明乃是禮儀之邦,不殺使臣,如今兩國通商如此重要的事,建州竟然沒派使臣來,下官在想,會不會邊境出了什么變故?”
李東陽想了想這個問題,似乎還有點道理。
一旁的劉健卻搖頭“不可能,陳瑤乃是本官舉薦,此人忠直,定不會隱瞞?!?
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