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行事,不多問。
何能知嚴成錦要夜里出行,便去王府將王越請來。
王越疑惑“賢侄要去集賢樓做什么?那里是些窮秀才呆的地方。”
當然是為了“偶遇”韓文……
到了集賢樓,嚴成錦下了轎子,幾個姿色不錯的美婦在樓前賣弄,想不到韓文竟會來此地喝花酒。
戴上人籠嘴,嚴成錦踏進集賢樓,大堂里吹拉彈唱,翩翩起舞。
在一處偏僻的雅座中,果然看到身穿華服的韓文,似在欣賞詩作,一旁的豐腴女子執筆全神貫注,在寫些什么。
青樓不乏才藝出眾的女子,淪落風塵后,吸引許多文人前來交流探討。
“真巧?”
韓文看見嚴成錦時,驚得合不上嘴,一向淡定的他竟變得有些慌亂起來。
“不是嚴大人想的那樣,本……吾不是那樣的人。”
等藝伎起身退了出去,嚴成錦才道“下官知道,當戶部尚書壓力大,來放縱一下,乃人之常情,其實,下官也不是那樣的人。”
大明又非一夫一妻制,逛青樓算不得什么。
嚴成錦很開明。
韓文卻驚得四望,所幸近處無人。
嚴成錦坐下后,直接開門見山“遇上了,下官想跟大人商討,良鄉開水路的事。”
縱然被撞破了,韓文還是板起臉“靡費太多,戶部也支不出來。”
“夏稅剛過,正是府庫充盈的時候,太倉庫怎么會沒有銀子?”
“開了漕運,明年年末的秋稅,良鄉定能納上來六萬兩銀子,韓大人賺了。”嚴成錦道。
嚴府也能拿出五萬兩銀子,只是一下子搬出來這么多銀子,必定會引起錦衣衛的警覺。
韓文沒好氣道“你是故意跟著我來此的吧?”
嚴成錦點點頭“下官可以代良鄉寫一張欠條,明年秋糧時,定會還戶部六萬兩銀子。”
韓文若有所思,一個縣城交六萬兩商稅,堪比一府之稅了。
“本官不給,你是不是還要彈劾本官?”
嚴成錦從胸口掏出一份彈劾疏奏,韓文大驚失色,這狗東西連疏奏都寫好了?
慎重起見,嚴成錦準備了三個對策。
韓文是大明少有的清直官員,由他來把持戶部最合適,倒不想逼得他罷官。
“你寫欠條吧。”
嚴成錦又從袖口掏出一張紙條。
“……”韓文。
連欠條都寫好了……
接過來一看,韓文不禁詫異“為何落款是良鄉的張賢?”
“張賢是良鄉的知縣,當然要由他來落款。”
韓文意味深長看了他一眼“本官來此,只是為了切磋詩藝,嚴大人不要胡亂彈劾,招來誤會。”
“下官一向守口如瓶。”
……
清晨,霞光萬道。
等下了早朝,韓文來到暖閣面圣。
“陛下,臣懇請開通良鄉至盧溝橋的水路。”
弘治皇帝臉色復雜無比“愛卿不是駁回了嚴成錦的請乞,怎么自個兒卻請乞?”
韓文面色羞紅,還不是讓嚴成錦那家伙在青樓撞見了,“昨夜嚴成錦給臣一張欠條,明年秋糧,良鄉上繳六萬兩稅銀。”
李東陽心中一動。
一個漕運的榷關一年也收不到這么多銀子。
弘治皇帝心頭如古井落入大石,卻按下不表“你怎么知道?”
“臣派人調查過良鄉戶房的賬目,良鄉入賬高達十七萬兩銀子。”
“十七萬兩!”弘治皇帝失聲道。
嚴成錦那家伙總跟朕說良鄉清貧……
“這么多銀子花到哪里去了?”
韓文深吸一口氣“陛下放心,良鄉并未貪墨,給流民采購鐵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