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朝鮮人所說的“南草”和“淡巴菰”都是指煙草。
煙草傳入明朝很早,隆慶開關以后就有西班牙商人帶著煙草來到了福建,這種新生作物被當地人被音譯為淡巴菰。可煙草出現后在明朝傳播速度卻相對較慢,雖然在南方軍隊中有一定普及,但直到萬歷后期才在福建形成了一定的種植規模。至于傳播到山東河北等地,則已經是原本歷史上滿清入關之后的事情。
但與明朝正相反,煙草在朝鮮的傳播極快。朝鮮稱煙草為“南草”,因為煙草首先被歐洲商人帶到日本,在日本風行后才傳入了朝鮮。煙草在朝鮮出現后,短短幾年間就在朝鮮從上到下各個階層的人群中泛濫開來。在這之后,煙草又通過戰爭或貿易等方式傳入了滿洲,也是一陣風靡。可滿洲人雖然嗜煙,卻并不會種植煙草,只得高價從朝鮮購買。到崇禎年間,煙草已經成為朝鮮對滿洲的主要貿易貨物之一。
左三思看著眼前的這位朝鮮人,興奮忍不住要去抱他幾下。他上大學時看過煙草的歷史,知道這東西在崇禎年間價格極高,尤其是在關外,甚至有“一馬換煙一斤”的說法。眼下滿洲人對煙草需求極大,但關外的煙草貿易基本被朝鮮人壟斷,每年不知道多少滿洲人從中原搶走的財帛流入了朝鮮人的口袋。
像晉商那樣把糧食鐵料賣給滿洲人當然是賣國,但賣煙草則完全不同。這時候的煙草還沒有特別高明的處理手段,吸進去對人體傷害極大,賣煙給滿洲人幾乎相當于用毒藥換回他們從關內搶走的財帛,貿易時又可以到探聽滿洲人的情報,這種生意讓左三思生不出絲毫的負罪感。
“你的,良心大大的好。我的,救你的命,明白?”左三思拍拍面前朝鮮人的肩膀,和顏悅色地說,說完才發現自己表現的活像抗戰劇里的日本鬼子。
“嗯!嗯!嗯!”那朝鮮人看到左三思說話就是猛地一陣點頭,左三思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
“你的,朝鮮的,哪里的干活?我的…”左三思還想再問朝鮮人幾句,眼睛的余光卻看到孫行遠正朝自己走來。
“左大哥,在過一會怕是要餓死人,我們是不是先去船上拿點糧食來?”孫行遠低聲詢問。
“啊?哦哦,當然要去。”左三思還沉浸在他貿易發家的美好幻想中,被孫行遠這一提醒才想起山洞里還有幾百號人餓著肚子,趕忙點頭表示同意。
兩人簡單地和帶他們來的那個少女打了聲招呼,出了山洞直奔來時乘的那條船而去。
此刻正是日出之時,稀薄的光線勉強照亮了腳下的路。他們現在在武清縣境內,其實離上岸的寶坻海岸并不遠,之前走了三天是因為一路都在路過的村莊中尋找生還者。此刻想著一大批人等著救命,他們二人雖然腿腳酸痛,但還是跑的飛快,終于在正午之時帶著船上所有的干糧回到了山洞中。
兩個人出發時沒想過會遇到這么多人,雖然孫行遠以防萬一多備了些干糧,但在這么多人面前還是杯水車薪,只得先給年邁的老人和餓得氣若游絲的人分發了糧食,剩下的人只有等到了靜海縣再做打算。
修整片刻后,二人見山洞里的難民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就叫起眾人,攜老扶弱浩浩蕩蕩地向靜海縣行去。
——————————————
左三思快步登上一座土坡,看向大地南方那條奔涌著的河。
黃昏下,那寬闊的河反射著夕陽的光,流動的河水里一片金色。
左三思呼出一口如釋重負的氣來,跋涉了三四個時辰,他終于看到了大清河。越過這條河再往南就是靜海縣,那里既是大運河流經之所,又毗鄰大海,當地居民常年都要和船打交道,想來應該租的到足以運送這批人的船。
左三思又向后看去,三四百人走的雖然緩慢,但沒有一人喊累。整個隊伍默然無聲,所有人都在拼盡全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