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理發店,夕陽靜靜的照耀在老巷之中。
漢族姑娘小婷拿著剪子在“咔嚓咔嚓”的忙碌著,曾經她是滬都語言學校的一名優等生。
三年前,從學校畢業后,在華夏最繁華的城市滬都呆了一年,看似可觀的薪水去掉日常的水電房租伙食費,還彌補不了想買漂亮衣服的空缺。
畢業時規劃得可好了,租一個自己的小窩,然后在學校當代課老師的過程中考到編制,定居下來,再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相伴過一生。
但是考編的意外受挫,名額被人擠占,讓小芳心灰意冷。
回到老家蘇北,看到老父親頭發斑白,心里一酸,就接手了父親的活計,給老父親做幫手。
不忙的時候,就在網上接一些外貿單子去翻譯,掙取外快。一個月下來,卡上居然也能存有六七千塊錢,而在滬都整整一年,小婷都沒有錢余下來。
日子這樣過,似乎也不錯。
小婷是一個懂事的姑娘,體諒老父親,但心中也有自己的夢想,原本想在滬都做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師,但是一年的打拼,她知道了老師間是有差距的,有編制的老師和代課老師天差地別,受社會尊敬的永遠是有編制的老師。
像自己這樣在滬都的代課老師,在校門內還掛著老師的名號,出了校門就不是了,在別人的眼中,就是一個學校打工的。
老街有些安靜,頭發掉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做完手上的活兒,小婷在電腦旁收銀時,順手點開了企鵝音樂。
自從小婷回來作幫手,老地方理發店就沒有少過音樂聲,放的最多的,就是這些日子火的發紫的那些花兒。
靜靜的旋律配合著靜靜的老街,從頭飄蕩到尾。
“嗯?”正當小婷準備直接點開自己收藏的曲庫時,視線落在首頁圖推充滿童趣的涂鴉圖上,上書歪歪斜斜的“童年”二字。
最讓小婷驚喜的是,下面的作者居然是李南池。
《那些花兒》的李南池!
二話不說,直接點開。
輕輕跳跳的旋律直接把小婷的記憶拉回到童年,蹦蹦跳跳的自己牽著父親的大手,持著甜甜的紅糖葫蘆往理發店走。小時候理發店再忙,父親都會到校門口接自己,要吃什么就買什么。
走在回來的小路上,父親抱著自己,問以后想要做什么。
那時候自己是這么回答的?
是當老師吧。
“一寸光陰一寸金”,小婷喃喃自語,聽著歌聲飄蕩,覺得自己不應該待在店里這么咸魚了。不再幻想著大城市,在老家考個編制,做一份兒時夢想的工作,陪一陪老父親,也不錯。
小婷在歌曲的評論區敲起一行字,“感謝這首歌,讓我找回了童年的夢想,未來加油!”
與此同時,無論是“經典留聲”還是企鵝音樂,《童年》這首歌下方的樂評區,評論數量直接顯示“999+”。
“歌詞過分真實,想起了考試時抓頭撓腮的自己。”
“聽著歌,也不知道哪一個片段的旋律讓自己回憶起過去。童年的點點滴滴是多么的美好多么好笑呵,可惜童年已經一去不返了,一切隨往昔而去,現在只剩下回憶了?!?
“我對童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秋收的時候,那時候上的還是鄉村小學。同學盼著下課,老師也盼著下課,老師放下書本就要回到田里幫忙打谷。我們也盼著下課,下課就能在草垛間捉迷藏玩耍。最熱鬧的就是放火燒秸稈,圍繞著大火堆跑啊跑,現在都不許燒了,那種煙味兒,畢生難忘?!?
“中間的這段口哨聲我想會鐫刻在腦海里一輩子?!?
“聽著聽著就哭了?!?
“”
一鼠標滾下去,見不到底!
童年,只片會兒,就有火得發紫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