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五十多秒的前奏里,從涌動的樂符潮涌中,暴風樂隊的五個人的畫像出現在涌動的樂符之上。
觀眾席,不乏有一些行內人。
比如,受邀作為觀眾,屆時為今年歌舞類節目寫專欄文章的吳柳,在“華音地帶”他還有一個響亮的樂評id“聲聲入耳”。
吳柳已經是春晚觀眾席的老常客了,每年春晚節目結束后第二天新聞報道里的歌舞類評論文章都有他的執筆。聽到主持人說起“暴風樂隊”這個從沒聽說過的組合要演唱曾經的你這首元旦發布的熱門單曲時,很是驚愕了一下。
在這首歌發布出來時,吳柳還可惜了一下。可惜這首歌發布的有些晚,如果能早一個半月發布出來,那足以受邀登上春晚舞臺。
沒想到,這屆春晚倒是打破了常規。
不過他忽然響起前些日子京影的羽博士直播自爆那檔子事兒,那時候就有傳言春晚小品節目《打假》上不了臺了,現在看來,是實錘了。
升降臺開上來的時候,暈藍氣氛渲染,吳柳依稀可以看到五個人影憧憧。
本來吳柳已經睜大眼睛看向觀眾臺,他想等暈藍的光線散去,看一看臺上的人是不是原唱作者。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一分五十多秒的前奏,樂符勾勒的人物中,吳柳不認識其他四個,但手持吉他的李南池面孔,卻能辨認出一二。
相比于贊嘆這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舞美創意,吳柳更驚訝于春晚舞臺竟然給了這首歌有一分半鐘的氣氛渲染時間,這在“一秒時間一足金”的春晚舞臺上,簡直可算是奢侈!
等一束光斜著將李南池的主唱位照耀出來后,正式開嗓了。
是熟悉的歌詞,可怎么感覺跟網上的不一樣?吳柳這才猛然發現,剛才從電音開始,就是不同曲風的重新編曲!
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也是登上春晚舞臺的一支新歌。
不對!
吳柳突然響起往上還流傳著李南池那半首歌的視頻,此刻在聽臺上的旋律,可不就是那首?當初曾經的你發布后,就有不少圈內人想到那半首歌,猜想這首歌或許是兩個版本,現在一聽,果然是了。
吳柳端正了身體,聚精會神聽了起來,身體不自覺的跟著節奏律動了起來。
當臺上唱到“di li li di li li den da”的時候,臺下觀眾大片的跟著哼唱了起來。
總導劉錚看著底下觀眾的反應,放下了心中第一塊石頭,顯然,這個臨時補錄的節目發揮得很不錯。至于心里的第二塊石頭,自然是同樣替補上來的小品節目《公筷》了。
“這舞美設計做得不錯,要給舞美的人發獎金。”
負責歌舞類的黃導說,“這樂符勾勒人物的創意還是臺上那個年輕人想出來的。”
“哦?想不到這年輕人還是一個多面手,哈哈哈。黃導,待會兒你要組織一下,這個觀眾不要跟著后面唱,不然這首歌跟著唱,其他歌不跟著唱,這樣不好,咱們要統一協調嘛。”
“好的。不過,臺上臺下有些互動,也是好的,小品有互動,咱們歌舞類的也該有些互動嘛。”
黃導一想是這個理,于是說,“那就以鼓掌的形式,跟著節奏來嘛。”
第一次大聯排之后,緊接著就是多次聯排,同時還要進行錄制錄音,以被不時之需。
就這樣,一天天不是排練,就是走在排練路上后,大寒到了,意味著還有三天就要登上春晚舞臺!
這一天下午,難得有半天的時間抒解緊張情緒。
姜苗苗將自己即將登上春晚舞臺的消息告訴了家里,為了堵住她媽的大嘴巴,還讓她老爸從姑蘇老家驅車來京城,今年春節就準備在首都過。
央視老大樓外的酒店房間里,難得白天在酒店房間的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