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后的首日拍攝,能有如此效率李南池很滿意。
回到云舒酒樓,道具組將拍攝使用的各類槍支道具給堆放到集裝箱內,“哐當”一下上鎖,另拴著一條汪汪叫的大黃狗守門。
所有的演出服則用三輪運輸到酒店的洗衣處,這個是另外包給酒店的。夏天的晚上干燥,洗完的演出服脫水后晾一晚就能自然吹干。
“李南池。”
姜苗苗跐溜一下從后面流了上來。
“吶,這個給你。”
姜苗苗從口袋里抓出一把干巴巴的玩意兒。
李南池接過,湊在鼻子邊一聞味兒,一股子姜味兒。
“看見路邊一家農戶在切姜曬,我就要了一把兒。”
姜苗苗叮囑著說,“這個東西煮著喝、熱水泡著喝都可,可以很好的防止空調下貪涼,不過晚上最好別喝,你可以早上起床的時候放熱水杯里。”
回到獨立房間,洗了個熱水澡后,身心放松下來的李南池把今天拍攝的內容調了出來,面前攤開一張白紙,擺著一支筆。
今天開機后拍攝的畫面一幕幕呈現在眼前,重新看一遍后,感覺不滿意的地方在紙上給記錄了下來,留著明天重拍。
這是李南池在膠東拍攝《地雷戰》時培養起來的習慣,努力讓每一部從自己手中出來的片子做到盡善盡美。
七月十號,冷熱高壓交鋒剛過。
趁著連續四天的下雨,李南池組織劇組拍了一場鬼子向地道灌水的戲碼。這些地道從抗戰時期修建,到現在都自帶著排水功能。
接著天公下雨的第一天拍了一場鬼子向地道灌水的戲碼之后,劇組歇工三天。
直到雨后初歇,根據天氣預報,兩股氣壓相互抵消完畢,天空一大片絲綢一般的連接云,殘留著水墨色,橫陳在頭頂之上一片又一片。陽光從云層透露下來,被云層分成一縷縷。
李南池接到了從京城戎裝中年打來的電話。
“南池啊,你要的人已經向你那兒出發了。”
“多謝葉指導員!”
掛掉從京城來的那個戎裝中年電話,回去要好好謝一下,至少要買一批軍用物資捐援過去,表達一下心意,維持住這種情誼,對于往后繼續拍片肯定有所助益嘛。
中午時分,頂著遮陽帽的李南池站在路邊,兩輛軍綠色的軍用大巴呼啦啦的從遠處駛了過來,穩穩當當的停在李南池面前。
車門打開,一個中尉軍銜的精壯的男子率先從里面走了出來,鏗鏘說道,“李南池同志,你好!我部奉命前來執行軍民共建任務!”
就看著下餃子一樣的一個個精悍年輕人從車里面走了下來,整齊有序的排成一隊隊。
“你好,我代表《地道戰》劇組,歡迎你們的到來。”
兩只手握在一起,李南池只感覺到對方虎口粗糙得很,論打仗,對方是專業的。
有了專業人士過來,片子里的作戰場面終于可以拍了。《地道戰》里的大場面作戰戲碼比《地雷戰》里面要多許多。
場面戲是一個大工程,借著有部隊支援過來,李南池將全片所有的大陣仗戲集中在一起,從現在開始開拍。
午后,野外平地上。十三處狼煙點煙熏火燎,在鏡頭拍不到的地方集中著一支消防大隊可以隨時滅火。
李南池將所有人、包括新招募的群演都集中起來,浩浩蕩蕩足足有三百多號人。
人群里。
“兔子給給——轟嘿咿!兔子給給——轟嘿咿!”
飾演山田的劉淳對著手機里的發言,不斷的練習著“突擊,前進!”這句日文的發音。
重復一次,旁邊的人聽著就笑一次。
李南池從旁邊走過,聽了兩聲停下腳步,越聽越別扭,“劉淳,你在前面多加一個‘給’,后面半句的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