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到電影成績。可即便如此,在汪眼最受期待榜單上,也沒比過沒舉辦首映禮和點映的《地道戰(zhàn)》。
這一次國慶檔,上映的全部是國內(nèi)影片,沒有給外國片趁這個華夏黃金周進來跑馬圈錢的機會。
可即便沒有國外大片摻和進來,這個國慶檔也競爭激烈,一共上映的十一部影片中,屬于十大傳媒公司背景的就有三部,都是大投資大i劇本。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多部門多導演聯(lián)合制作的《我的祖國和我》。
相比這些電影的投資,《地道戰(zhàn)》的體量就是一個弟弟。
下了飛機前往千達商圈沒多久,姜苗苗發(fā)來消息。
苗生初夏時“下了飛機怎么不說一聲¬?¬?”
南冥有池“嘿,你咋知道我下飛機了?票都是節(jié)目組給我訂的。”
“嘿嘿,心靈觸電吧。今晚《地道戰(zhàn)》零點公映,你在往哪個影院去?我去找你。”
“晚上熬夜了不好,你早點睡吧。”
…………
九月三十號,臨近零點。
京城的凌晨夜風已經(jīng)有些寒意,路邊夜貓子行人情不自禁的抱了抱胳膊,而在此時,各大購物商圈的頂層電影院,此刻,國慶檔的廝殺正式開始。
此刻全國千百影院的門口,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海報排成一列列。
“紅星影視《地道戰(zhàn)》”
“光子傳媒《大浪淘沙》……”
“獻禮片《我的祖國和我》”
“華娛影視《登山者》”
“《生活在樹杈》”
“《鐵板人類幼崽》……”
雖然都會在國慶檔上映,但這些電影不是都有資格在零點場上映的,知名度小一點的,會被安排在黎明前的三點場、五點場等。
一份份電影海報被走過人群帶起的氣流而抖動著,國慶檔的電影包羅萬象,啥類型的都進來插上一腿。
國慶檔的整塊蛋糕是巨大的,口碑但凡不侮辱觀眾智商、只要不是自己玩鬼票的,都可以吃得滿嘴流油,甚至于就是劇情侮辱智商了,也可能賺一波消費者智商費。
來到千達廣場商圈。
頂層電影院外墻壁上還掛上了《大浪淘沙》、《我的祖國和我》和《登山者》的巨幅電影海報,這三部電影都是今晚開始上映、國內(nèi)十大傳媒公司出品的片子,所以享受到了巨幅海報外掛的待遇。
相比之下,李南池的紅星影視制片廠的體量還不足以享受這份待遇。
戴著口罩混跡在人群中,李南池和黃飛兩個人取了票坐在觀影的人群中。
國慶檔開啟的零點場人數(shù)比五一檔多出一大截,《地雷戰(zhàn)》在這家千達影院的零點場獲得兩場排片。
李南池不知道另一間放映廳上座率如何,就眼下自己所在的放映廳上座率來看,空位不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