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
陽光之下,閃閃發光,“宇宙”二字尤其亮眼,霸氣側漏。
“李導,這是按照你的要求制作出來的。”
道具組長一路小跑著過來,手上單拎著一個滑輪車過來,滑輪車前面一個輪子、后面兩個輪子,帶著手扶長桿,樣式跟現在小孩兒玩的滑輪車一摸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這個是木質框架。
“李導,這是訂做出來的滑輪車。”
“給我干嘛,蔣越和那個群演小孩過來,這玩意兒會玩么?”
“嗯。”這玩意兒,現在的小孩子都多少會一點。
“那行,蔣越你拿過去再熟悉一下,待會兒不能摔倒!”
蔣越拎著玩具車到一旁,跟在道具組長后面的兩個員工各拎長桿的一端,上面讓李南池過目,長桿上全是晾著的標語以及海報
“毋做亡國奴,寧為救國死!”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精誠抗日,共赴國難!”
“”
竹桿上晾著的每條標語都很慷慨激昂,與普通的印刷不同,這些條幅都是白紙黑字,而且都是繁體字。這拍的是民國背景片,那個時候可沒有簡體字這么一說。
ia!
道具組的人拿著竹竿上的標語一張張的往墻上、門框上一糊,很惹眼矚目。
這些條幅張貼的時候,為了不破壞墻體,還要事先在墻體布置上仿墻體貼紙,再在上面刷上這些標語橫幅。
弄完眼前的牌匾以及標語這一茬,李南池又去檢查其他地方的布景。
“這蒸籠蓋起來先,不然包子熱氣兒全走了。”
“這店鋪里面怎么還能有二維碼呢?收起來先!”
“”
李南池不斷眼挑著細節。
“嗶嗶嗶!”
身后傳來一陣響,是老爺車廠開了四輛能動的老爺車過來,滬上路上的大物件兒來了。這要完全模仿出整個民國滬上的街道生活場景出來,不僅要有小孩推著滑輪,也要有兩輪叮當響,還要有四輪嗶嗶響。
這樣才是車水馬龍嘛。
所有的一切,幾乎花了整個上午的時間,才完成拍攝前的服化道工作。所以有時候也不是劇組想要拍到凌晨兩三點,實在是整個拍攝前的準備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這次開拍三毛,對于三毛劇組里的服化道團隊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驗,之前拍攝《地道戰》,化妝布景是都沒《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來得繁重的。
今日戲份的服化道準備工作完成后,后勤組把盒飯拉了上來。
眾人上來領盒飯,然后各自找地方坐下來吃飯。
“明天換一家,每個人盒飯標準再加十塊,這獅子頭才兩口就沒了,啥玩意兒!”
滬都物價擺在那兒,盡管訂購盒飯價格是拍《地道戰》時的近兩倍,但花樣也沒有在冀中冉莊拍戲時那么豐盛。李南池兩口就咬掉獅子頭,菜吃完了米飯還有一半,頓時十分不爽。
姜苗苗將自己盒飯里的獅子頭戳過來,“嘍,我的給你,待會兒我就去換一家!”
午飯吃完,簡短的休息之后。
劇組拍攝準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