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面孔過分年輕的也占一席。
這些粉絲只是沖著李南池來的,可是聽了一會兒,除了聽著老外巴拉巴拉、翻譯的聲音以及三位影圈大佬說話外,并沒有如他們期待的偶像大談特談。
轉播不能發彈幕,觀看網絡轉播的粉絲就在圍脖評論區和論壇蓋了一個樓,嘰嘰喳喳了起來
“感覺池大的參與度并不是很高啊。”
“嗯,剛才還在轉話筒,似乎并不感興趣。”
“你們不懂,這是謙虛,另外的四位里,一位是奧斯卡獲得者,另三位既是京影畢業、亦是國內影圈大佬,池大要是抓著話筒大談特談,那其他四位面子擺哪兒?”
“……”
整個交流的過程中,平均另外四位導演說七分鐘李南池只會說一兩分鐘的樣子。
交流的層次很高端,不少屏幕前的李南池粉絲聽得頭上冒出一個個問號。
自家偶像話不多,又不大能聽得懂,圍觀群眾開始流失……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座談會已經進行了兩個小時。
再次輪到卡羅時,這位好萊塢導演總結自己前面的話說道
“目前占據全球百分之六產量的好萊塢電影擁有全球放映量的八成,放映量已經說明目前的好萊塢所倡導的人性挖掘、英雄主義、想象創造華夏本土電影雖然走向國際電影節的數量愈發增加,但主要還是一些導演的個人魅力,比如我面前的四位導演……
因此我認為,華夏的電影要更深一步融入全球化市場,就需要從東方文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要更加的突出個人挑戰困難、想象創造的英雄主義氣質,而這是華夏文化中所欠缺的,我注意到華夏電影中更注重的是強調集體的力量,但這并不太適應全球化的語境表達。”
最后的這段總結,卡羅說得頭頭是道,中間歇了三次,喝了三次水。
坐在下面的人不斷的點著頭,覺得頗有道理,坐在第一排的老師,頷首點頭很是投入。
李南池依葫蘆畫瓢的點頭本來已經有節奏了,可是聽到這最后,眉頭卻是皺了起來。
本來自己就是在摸魚,就聽四位大佬夸夸其談,輪到自己的時候,就說一些毫無營養也挑不出錯的話。在院里給出座談會的話題時,他也沒有去可以準備,這些日子他除了打卡出勤上課,就是投入到三毛的后期剪輯和特效加入工作中。
但是現在,聽了卡羅最后的這段,心中有一團話抑郁著,就是不吐不快。
什么叫缺乏英雄挑戰?
什么叫缺乏人性挖掘?
什么叫缺乏想象創造?
一脈相傳的華夏文化中缺乏這些嗎?
不缺!
戴著翻譯耳機的詹姆斯卡羅看到了李南池的表情變化,微笑著問道“李先生,你是有什么想說的嗎?”
李南池拿起一直擱在大腿邊的話筒說道“是的,我不認同卡羅先生你最后的這種觀點。”
這一刻。
一直跟著老師后面依葫蘆畫瓢點頭頷首的李南池,直接掀了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