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中最成功的代表,其他國家的電影應該去適應,這樣才能促進本國電影走向國際市場。
李南池并不想去否認這一既定事實,但他不同意這位導演所言的“華夏文化中缺乏個人挑戰困難、想象創造的英雄主義”這種說法,美式電影在這方面固然做得很好,中式電影確實突出集體力量,但這是生活體制習慣所然,并不是文化缺失。
挪了挪身體,左手放在沙發扶手上,拿著話筒的右臂肘支撐在右邊沙發扶手,李南池然后說道
“我不認可卡羅導演說華夏文化中缺乏個人挑戰困難、想象創造的英雄主義等等這些說法,而且單從中西文化中的英雄、挑戰、無畏主義氣質來看,我認為東方文化比西方文化更甚一籌。反而是西方電影里傳達的一個文化思想總結起來就是一切聽從神的安排。”
“喀!”
舞臺之下傳來一聲座椅回彈上去的聲音,似乎是有人屁股滑掉地上了。
“嗡!”
一瞬間,感受到李南池要搞事情的同學們有些躁動。
年輕不怕事大,剛才的整個座談會都在高談闊論,自己聽的直接是一個懵逼,很是無聊,現在一看架勢是李南池不同意權威導演的觀點,是要反駁啊!
這就有熱鬧看了。
而坐在底下第一排的老師們,比如第一排座位中間的張院長則是心中有些慌,他倒是愿意李南池在臺上做吉祥物不說話,而不是這會兒整話題。這李南池作為年少成名的人物,一舉一動是被很多人放在放大鏡下的,這會兒要是圖一個嘴爽,只要說得有那么一點沒有說服力,那肯定會被一些人抓住痛腳去噴的。
這可是文化議題,肚子里沒點一下就能震懾住人的言論,輕易開口是會被他人揪住一點批判的。李南池可是學校的一面在校活招牌,作為坐在下面的這些老師,他們不愿意這個年輕人形象上有什么瑕疵。
事實就是如此,當你足夠牛逼的時候,會有人比你更關心形象的維護。
只是這會兒,也不好上臺讓李南池穩一點。
李南池眼睛看向臺下的時候,看到了來自于老師的關愛示意眼神,以及同學們的熱鬧神情,笑著說道“我這不是口嗨,而是在電影表達中就能夠看到事實依據。”
哈哈哈!
舞臺下的學生群體里發出一陣笑聲,嚴肅的大導演談吐慎重,是不會有“口嗨”這種年輕化用語的。
李南池等笑聲變輕之后,臉色變得鄭重的說道
“我以西方的諸神電影為例,西方的第一顆火是上帝賜予的,是普羅米修斯這個男人偷來的;而在我們的故事里,火是靠著雙手鉆木、堅韌不拔、依靠智慧鉆出來的!
末日題材方面,就以末日洪水為例吧,西方電影是怎么處理的呢?靠諾亞方舟;而我們呢,是靠大禹治水,是靠人力去斗爭去改變大自然的河道。我們文化中的祖先,即便是死,也是死在抗爭的路上!在自然偉力之前,一人固然是螳臂當車,但世代就是愚公移山、萬眾一心就是欲與天公試比高!”
李南池人坐在沙發之上,但說話的時候,眼神從看向卡羅看向舞臺之下的觀眾,掃了一圈。
聲音很穩,但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