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號,從西伯利亞吹來了一股冷空氣。
冷熱匯聚,京城迎來了一波降雨,但降雨并不能阻擋游人出來玩耍的熱情,西城區(qū)什剎海后面的大雨胡同,依舊是人來人往。
這條胡同的青石板路很寬,足夠讓三輛轎車齊頭并進。
擁抱什剎海,即便是條無名小巷,都能給你開發(fā)為文旅街,何況是如此寬闊、有不少過去建筑的大雨胡同。
這些的過去建筑中,其中就有一個昔日王爺?shù)膭e院,平常里大門都敞開著。門口有著保安站崗,游人進不去,但依稀可以看到大門之內(nèi)的建筑門梁雕梁畫棟,走廊曲徑通幽。
從旁邊的掛牌就可以看到,這里就是電影總局下屬的電影審查委員會辦公地之一。
文化人的辦公地,自然不能是簡單的鋼筋水泥混凝土。所以這個辦公地是大隱隱于市,委員會的一部分找了一個很有格調(diào)的清朝王爺別院作了辦公地。
早上九點的時候,陸續(xù)有胸前掛著牌子的中年人進入這座別院的大門。
這會兒,早上十點。
“呼哧——!”
一輛刷著“紅星影視”字樣的商務(wù)車停在的門口,穿著一身小西裝的姜苗苗率先從車上下來,隨后,同樣是一身西裝的李南池從車上下來。
看著一行一男一女迎面走來,后面還跟著一個西裝壯漢,門衛(wèi)客氣的說道“你好,你們找誰?這里不對外開放的。”
門衛(wèi)并不認識李南池,京城隨便一磚頭下去都能砸到一名處長,門衛(wèi)不認識李南池亦是正常無比。
“紅星廠的,今天是過來看審核的?!?
“哦,紅星廠的啊,陳處長今天特意說了。”門衛(wèi)打開電動門,指著里面說,“沿著走廊往里走,第二個樓梯口往前一間就是了。”
李南池和姜苗苗兩個人跨過大門,一路往里面走。大門里面果然別有洞天,有種自成一方園林的感覺。
姜苗苗邊走邊感嘆,“我們應(yīng)該也買一些綠植放進紅星廠,看看人家這里,都自快自成一個花園了。”
“進來的時候,你沒看見門內(nèi)牌子上寫的啊,這兒可是經(jīng)過考證后的親王別院?!?
眾所周知,這類王爺別院,都是當(dāng)年那些有權(quán)有勢有錢的王爺,為了提高精神生活質(zhì)量,在外面置辦的產(chǎn)業(yè),目的就是養(yǎng)養(yǎng)小妾啊之類的。所以各種花鳥魚蟲小池塘,一樣都不缺,這里的辦公環(huán)境很是拉滿,自然比起紅星廠的大倉庫講究太多了。
走進之后,見辦公室門開著,也沒有人,李南池便伸手敲了敲門。
然后里面一個人探身出來,起身一瞧,“喲,李導(dǎo),來啦!”
李南池點點頭“你好?!?
有點尷尬,對方認識自己,自己不認識對方。
中年人頭發(fā)有些稀了,挺干瘦的,說話的時候腮幫子很皺,看到李南池的面孔就十分熱情的走了過來“知道你要來,我們這邊早已經(jīng)是準備好了,都在里面候著呢。”
“難怪我們走過來的時候,都沒看到什么人。”
李南池跟著中年人往里面走,發(fā)現(xiàn)這間房間里面還套著一個五十多平的小房間,一張圓形桌子前,一張張椅子整整齊齊的放著。
六個中年人坐在這里,每個人面前還放著茶杯以及三毛電影在立項時的備案文件,桌子旁邊的角落里還有一個年輕人拿著電腦坐在一旁,看樣子是書記員。
桌子盡頭前的墻壁上掛著一塊熒幕,上面正播放著幾天前送審過來的《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
這鐘幾乎是“送達即審核”的效率,也算是紅星廠近水樓臺先得月了,畢竟紅星廠距離這出審核委員會的辦公地之一,也不過就六公里的距離,溜個腿兒就可以過來。
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電影審核程序時間線走,審核周期那是挺長的,搞不好還要排隊。當(dāng)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