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熒幕上,顯得霸氣的宣言消散之后,一股黑白畫面呈現出來。
黑白畫面里,還有一些黑點以及白點在閃爍。
開頭這段黑白場面是紅星廠的后期制作組從眾多史實紀錄片中節選出來的,而且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盡量進行了畫面修復,用來作為本片的背景導入。
“1937年,中華民族的危亡到了最后關頭。”
在黑白畫面閃爍間,旁白的聲音響起。
才聽了旁白的開頭一句話——
“常規的背景下敘述,對比《地雷戰》、《地道戰》兩部姊妹篇并沒有明顯進步。”
影評人蘇凱腦海中就閃現出職業的格式用語,職業習慣就要給《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的開頭下一個判斷。
這又是1937年的,又是中華民族危亡的。凡國內抗戰劇,幾乎開篇都會提這么一句,聽了這開頭,蘇凱都能組織語言自動跟著接下去,這些慣話套話,他已經聽膩歪了。
李南池那個《小兵張嘎》的劇本,歌里可不就是寫著“1937(吶),鬼子進了中原”嗎?現在還是從1937年出發,真是一點兒新意也沒有。
然而,這些念頭電光火石之間,他就被旁白后續“全面進入非常時期”以及愈發加快的語速給捉住了思緒。旁白的速度只會間歇停頓,甚至于他不借助字幕都有些無法在第一時間抓取話語中的信息。
同一時刻,隨著旁白的聲音——
整個放映廳內。
坐在臺下的不少觀眾,手掌在爆米花桶前停滯了下來,滿耳朵就剩下了“非常非常”的聲音。
除了“非常”,已經別無他物;大熒幕上,密密麻麻的報紙印刷字體中,視線捕捉到的亦全是“非常”二字!
張彥老師的配音素養是頂尖的,雖然按照李南池的要求,他在這段的配音語速很快,但是每個詞都很清晰,貫徹入耳,不斷引導著觀眾的思維慣性。
正當觀眾思維帶入到“非常”節奏中去的時候,旁白聲音以十分平穩的聲音進入到“非常時期,非常便宜,六折房租——”
吱!
“六折房租”突兀出現的四個字直接像是給底下觀眾的思維拉了一個手剎,觀眾臉上的表情滿是錯愕。
自己剛才聽到了什么鬼?
眼睛凝神向屏幕,報紙上的“六折房租”字樣不斷放大,顯示著自己剛才并沒有聽錯。
呃
這一下子思維跨度太大了吧,怎么一下子就扯到房租之上了呢?
錯愕之間,就聽到旁白的聲音停頓了一下,然后又自顧自的說道“呃等一等,魚目混珠了。這也算是非常時期的一種非常手段吧。”
最后一句,旁白聲音里,帶著調侃,又有些自嘲。
一眾影評人、同行、自媒體營銷號思維回溯著旁白的聲音。
無厘頭?
這些算是影評界專業、半專業的人士,腦海中自然冒出了這個詞語。
這種思維的跳躍性過渡、前后沒有任何關聯系的臺詞相承接,似乎與那些年港式風格喜劇片十分相似!李南池這個年輕導演這一次是把“港式無厘頭”喜劇風格融入到《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中了?
觀眾席上,不少專業影評人腦海中冒出了這種想法。
熒幕上的畫面并沒有給他們的思維回溯多長的時間,轉眼間,畫面直接變黑“要以無數的無名華盛頓來造就一個有名的華盛頓”上下兩行字幕呈現在屏幕之上。
大多觀眾,突兀看到這樣的一句話,直感覺摸不著頭腦。但又感覺到一些親切,因為地雷地道那兩部紅星廠出品的姊妹篇電影里,也在片頭用上了黑幕白字直引偉人的話。
雖然這次不知道引用自哪里的話,但華盛頓也是美利堅的開國偉人嘛,這讓觀眾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李式